发展“研究院经济” 重庆有三招“研究院经济”将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实地探访重庆首个油田——复兴油田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
第002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上一版 下一版 
发展“研究院经济” 重庆有三招
“研究院经济”将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
实地探访重庆首个油田——复兴油田
汇聚人民智慧 共绘发展蓝图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评

“研究院经济”将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

吴刚

  日前,市经济信息委印发《重庆市发展“研究院经济”促进未来产业培育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建成各类产业研究院50个以上。

  这几年,重庆设立了20多所全国著名高校的重庆研究院,它们都是重庆对“研究院经济”的重要探索。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中,重庆将与成都携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如何打造?当然不是简单地看科研投入或论文数量,其核心在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面临的科研困境是科研与产业“两张皮”:传统科研机构往往与市场需求脱节,科研成果转化率低、活力不足。问题的症结,在于市场化不足。“研究院经济”正是试图通过新型研发机构的企业化运作、市场化导向、多元化投入和成果产业化来弥补上述短板。

  重庆要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研究院经济”将提供助力:从过去依赖政府投入、科研机构自上而下的研究,转向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产业化为目标、各类创新主体自下而上协同的创新生态塑造。

  发展“研究院经济”有几方面值得关注。

  首先,是资金来源的结构性问题。初期研究院的资金来源很可能仍依赖政府引导基金或国有资本,容易形成路径依赖。

  其次,是决策机制的实质性变革。如何确保研究院的团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能够依据市场信号而非行政命令调整研发方向和经营策略,是考验其市场化的关键。

  第三,是对失败的容忍度。如果研究院经济的目标设定过于强调短期成功、孵化数量,而缺乏对长期探索和试错的耐心资本支持,那么研究院可能倾向于选择低风险、易出成果的项目,失去对颠覆性硬科技的突破能力。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的挑战,就是重庆这50个研究院的布局,如何避免简单地“撒胡椒面”?从标杆看,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拥有数十个研究所,但各自聚焦不同的专业领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依托深圳的产业基础和市场活力,聚焦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总之,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关键,重庆启动“研究院经济”,是又迈出了一大步。“研究院经济”要以真刀真枪的市场化改革,不断促进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