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扒开狗的毛发,先仔细清洗伤口,再拿棉签轻轻擦拭,熟练地上药、包扎……7月29日晚,南岸区茶园一家动物医院,庄学正协助医生为宠物狗进行检查和治疗。
庄学是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宠物医疗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这家动物医院任宠物医生助理。这名“00后”为什么选择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在救治宠物的过程中有哪些感悟?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在平凡工作中实现价值
“因为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但它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庄学称,自己选择这个专业时曾担心父母不同意,没想到父母得知后表示理解并尊重,这给了她很大的信心。
该校的宠物医疗技术专业学制3年,课程包括宠物解剖生理、宠物病理、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小动物麻醉与外科手术技术等理论知识,以及宠物美容实训、小动物影像实操等课程。
“大二时的一节小动物外科实操课,让我记忆深刻。”庄学回忆,当时老师要求每个小组给一只兔子做绝育手术,在做手术前,兔子已经没了气息,做完手术后,大家都觉得已经完成了任务,没想到老师严肃地批评了我们,要求必须完成伤口的缝合。
那一刻,庄学深受触动:“规范操作,尊重生命,是每个从业者必须坚守的底线。”
庄学曾在专升本与就业之间纠结了一段时间。“最终我选择了就业,先积累实践经验,今后若有需要再考虑升学。”明确方向后,她对专业课愈发上心,每一堂都不敢懈怠。
在一次校园招聘会上,这家动物医院来学校招人。今年2月,庄学顺利进入医院实习,期满后留任医生助理,“我希望在这份平凡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宠物治疗中体会责任
在宠物医院工作的这段时间,庄学见证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也感受到宠物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今年4月,一名年轻女性带着两岁多的布偶猫来就诊,经诊断患有慢性心肾综合征等疾病。猫咪经历过几次生死关头,但主人始终没有放弃,猫咪病情慢慢好转,现已康复出院。“这件事让我看到了主人和小动物之间的感情羁绊,也让我对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庄学说。
另一件事则让庄学感到心酸又温暖。一名男子带宠物狗来医院检查,发现小狗患有一种慢性病,治疗周期长,且不保证存活率,他当天把小狗留在了宠物医院,第二天说不要了。医院讨论后决定先治疗,小狗也争气,没多久便恢复健康,医院还帮它找到了一位有爱心的新主人。
“这些事,让我开始思考人与宠物的关系。”庄学称,宠物是生命,不是玩具,一旦养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它们,同样,如果自己决定做一件事,也不要轻言放弃。
宠物医疗工作也充满挑战。庄学的一个朋友在异宠店工作,最怕爬行动物。一次一只蜥蜴生病,她一边检查一边发抖,检查治疗完后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对于未来,庄学希望自己在3至5年内能成为一名宠物全科医生,成为专业的宠物内科医生。
在做小事中获得成就感
“最近几年,宠物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宠物消费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思琪称,《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超过1.2亿只,消费市场规模达到3002亿元。据预计,到2028年,中国宠物经济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15万亿元。
“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改变了就业观,事实上,把小事和自己喜欢的事做好也能获得成就感。”李思琪称,近5年来,该校这个专业就业对口率达85%,初次就业率超90%。
李思琪坦言,刚入行的学生面临工作时间长、值夜班、薪资低等问题。对此,毕业生要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要学会沟通,提高与客户打交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