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镇联动 18小时找回八旬老人40℃以上禁露天作业高温津贴不得以实物代替“陆海之约”展诠释陆海内涵大足区科技馆打造科普课堂大学毕业时 他已在重庆成都办起餐饮公司“莎姐”检察官互动普法石晶明同志逝世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两镇联动 18小时找回八旬老人
40℃以上禁露天作业高温津贴不得以实物代替
“陆海之约”展诠释陆海内涵
大足区科技馆打造科普课堂
大学毕业时 他已在重庆成都办起餐饮公司
“莎姐”检察官互动普法
石晶明同志逝世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返”案发现场》书博会首发
“莎姐”检察官互动普法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实习生 刘名扬)“边看漫画边学法,《“重返”案发现场》为你讲述检察英模的办案故事。”7月27日,由法律出版社、检察日报社联合主办,检察日报社重庆记者站、重庆市大渡口区检察院联合承办的《读懂英模——检察英模带您“重返案发现场”》阅读分享活动在书博会主会场重庆国博中心举行。在“莎姐”检察官的沉浸式互动普法中,最高检新媒体首部纪实普法类图书作品《“重返”案发现场》一书现场发布。

  “书中这位热情且温柔的女检察官叫梅玫,也是我考入检察院后的第一位老师。”活动现场,大渡口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莎姐”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中心主任罗文磊深情讲述了他加入“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后跟随检察英模梅玫学习的心得体会。

  “为朋友义气帮同学打架斗殴会带来什么后果?”“大家知道怎么区分轻伤重伤吗?”通过一连串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有关的话题,罗文磊为现场读者揭秘了检察官的日常工作,以场景再现的方式普及涉未成年人相关法律知识,用故事讲述如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让青少年读者们切实感受到了法治的温暖与力量,受到现场观众的一致好评。

  “‘莎姐’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张名片、一种精神。他们20余年如一日,初心不改、爱心护苗、匠心求索、恒心耕耘,用法治大爱守护孩子们健康成长。”检察日报社驻重庆记者站站长陈伦双说,20余年来,“莎姐”品牌本着“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并非无所不能,但是愿为孩子竭尽所能”等理念,展现了重庆市检察机关的为民情怀、法治担当和生动实践。

  《“重返”案发现场》作为最高检新媒体首部纪实普法类图书作品,以施净岚、王勇、梅玫、徐贺、潘志荣5位新时代检察英模的真实办案故事为原型,不仅是政法英模宣传的积极探索,也是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的生动创新,字里行间都是检察英模们的真实足迹。此次,主创团队回到“莎姐”家乡,期待这本凝聚正义与温情的书籍得以走出纸面,成为连接全民阅读与法治教育的桥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