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夏粮再获丰收 “三个增长”从何而来23条举措促进农产品消费解码上半年重庆外贸稳增新动能院士点名:去永川看看再生稻高山优质水稻丰收在望70+N“密群信箱”网络背后的民主故事
第0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夏粮再获丰收 “三个增长”从何而来
23条举措促进农产品消费
解码上半年重庆外贸稳增新动能
院士点名:去永川看看再生稻
高山优质水稻丰收在望
70+N“密群信箱”网络背后的民主故事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码上半年重庆外贸稳增新动能

  (上接1版)

  “我们正在迭代升级‘渝车出海’国际市场开拓政策。”市商务委外贸管理处处长李国田介绍,目前,我市正指导长安、赛力斯等“链主企业”通过带料加工、去件装配等方式联动境外工厂开展境外加工,拓展中间品出口渠道,让更多“重庆造”汽车走出国门。

  外贸企业突破4000家创历史新高

  6月初,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江津片区,重庆科马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马工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加紧组装一批发往俄罗斯的三燃料发电机组。

  “这类能使用汽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为燃料的设备,在国外特别抢手。”科马工贸外贸部负责人介绍,公司企业采用“一地一策”销售策略:针对电力短缺的非洲地区主推离网发电设备,面向环保标准严格的欧洲开发新能源机组,在制造业崛起的东南亚则布局工业级动力产品。

  作为一家深耕生产发动机、发电机组、水泵等产品的企业,科马工贸凭借100余项专利,获得全球市场认可,80%以上产品销往海外,覆盖俄罗斯、意大利、墨西哥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以来,该公司外贸出口超1亿元,成为江津区装备制造领域“走出去”的标杆企业之一。

  类似案例,在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比比皆是——

  从事移动存储器开发、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和销售等业务的重庆百世威半导体有限公司,2024年出口额超过6亿元。今年初,该公司的外贸订单就排满,生产线从2月份起一直处于满负载生产状态。

  在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的智能化工厂,全自动灌装线正以每分钟50瓶的速度高效运转,一箱箱下线的护肤品,即将发往日韩、欧美及东南亚市场。今年,该企业的外贸订单已超过2000万美元。

  作为重点引入企业的重庆乐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新能源独轮车的“霸主”,其产品主要销往欧洲、美国等国家,市场份额占全球一半。如今,该公司工厂已投产。

  随着重庆加速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推动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我市的外贸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上半年,重庆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数量突破4000家,达4324家,较去年同期增加511家,创下历史新高。

  李国田表示,企业是外贸的主体,从事外贸的企业越多,重庆外贸的货值、货物种类、范围,都能“聚沙成塔”逐渐上升。上半年,重庆外贸进出口能够增长,与全市外贸主体增加有密切关系。

  “民营企业为重庆外贸立下了汗马功劳。”李国田说,上半年,重庆民营企业进出口1771.2亿元,增长19.4%,已成为重庆外贸一股重要的力量。以重庆摩托车产业为例,上半年,我市摩托车出口133.6亿元,增长48.4%,位居全国第二,其背后是隆鑫、宗申等民营企业在持续发力。

  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7月3日,位于江津综保区的菜鸟集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正式通过验收并投用。

  该退货中心仓具有正品区、良品区、残次品区、待查验区等功能分区,能同时存放约1万件退换货商品。企业的退换货包裹可直接进入中心仓分拣,实现一次接收、一次分拣、一次申报,极大缓解了企业处理退换货包裹压力,助其降低经营成本。

  当前,跨境电商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重庆是全国第二批跨境电商综试区,现有跨境电商主体6700多家,其中活跃主体2100余家。这些主体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7500余个,其中活跃店铺4400余个。天猫国际、京东国际、唯品会等知名进口跨境电商平台均在渝设立区域分拨中心。

  “跨境电商是我们正在积极培育的外贸新业态之一。”李国田介绍,目前,重庆正持续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带”,通过举办各类跨境电商活动、为企业提供跨境电商服务、落地各类跨境电商政策等方式,推动全市跨境电商的发展。上半年,全市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实现出口9.5亿元,同比增长50.7倍。

  除了新业态,还有新模式。

  今年3月,在重庆海关所属两路寸滩海关的监管下,1080个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旧件运抵重庆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并进入工厂准备进行再制造。

  保税再制造业务是指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保税功能,将境外具备循环再生价值的产品作为胚料,采用专业工艺和技术,经过检测评估、拆解清洗、诊断修复、更新校准、组装测试、质检包装等一系列工序,生产出达到或超过原产品性能的成品并复运出口到境外。

  这一模式兼具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的属性,目前全国仅有天津、上海、重庆三个城市获准可从事该业务。此次汽车变速箱控制模块旧件成功进入工厂,标志着全国保税再制造业务“第一单”在重庆落地。

  “为了推动重庆外贸进出口发展,我们一直在积极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李国田说,上半年,重庆还推进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全市联动,获批新型易货贸易试点资质,优化二手车出口资质备案审核,完成新加坡对重庆肉制品地区认证等。

  这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都成为重庆外贸的动力。比如,今年重庆成功落地“保税+租赁”飞机1架、净增进出口额约4亿元;今年1—5月,二手车出口清关数量和金额分别增长89.7%、37.1%。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