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27日电 (记者 古一平 胡璐)27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明确9方面23条举措,从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等共同发力,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费。
优化供给端方面——明确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从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到大力推广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准,推动实现优质优价,再到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创新地方特色食品,持续创新优化产品供给,打开“土特产”消费空间,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强调推进全链条协同监管,包括重点做好保鲜、储运、运输中的防腐剂、被膜剂、着色剂等食品添加剂监管,推动有条件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系统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对接等,进一步筑牢“土特产”质量安全底线。
创新流通端方面——明确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千方百计拓宽线下消费渠道,并部署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加强协作帮扶促消费。比如,持续打造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开展“百名主播+千个乡村+万种产品”公益助农促销、“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庆丰收促消费活动;支持各地农产品经营企业深入对接餐饮等消费细分领域,突出产品特色品质,满足婴幼儿、青少年、孕产妇、老年人等人群多样化需求;推动省际间建立产销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等。同时,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提升直播电商水平,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激活市场端方面——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健康饮食 合理膳食”专题科普宣传、多形式引导居民营养健康消费等。比如,科学确定学生餐计划,优化营养搭配;推动豆制品、优质豆奶等进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鼓励各地扩大学生饮用奶推广;研发推广营养健康食谱,重点引导增加优质蛋白食物消费,促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消费。明确推进农文旅融合,拓展消费新空间诸多举措,顺应消费新需求,比如,开展“乡村四时好风光”“游购乡村”等系列活动,推出乡村旅游产品线路、年俗节庆活动和农特产品;支持各地举办村跑、村舞、村BA、村歌等富有乡情乡韵的“村字号”活动,组织美食品鉴、非遗大集、农事体验,全方位展示乡村美景、文化底蕴,丰富乡村消费场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