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李志峰)7月21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重庆赛区选拔赛冠军争夺赛、颁奖典礼暨闭幕式在重庆医科大学缙云校区举行。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61所学校的585个项目团队经过多轮紧张比赛,角逐产生金奖项目225个,银奖项目360个,并产生冠军1个、亚军3个、季军2个,优胜团队有望代表重庆出征全国总决赛。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由教育部等12个部委及地方政府联合主办,自2015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我国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和推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引擎。本届大赛以“我敢闯,我会创”为主题,我市报名学生累计突破100万人次,参赛项目总数近26万个,创下重庆赛区历史新高。
大赛组委会介绍,入围本届重庆市赛的参赛项目亮点纷呈,涵盖智能制造、大数据、新型结构材料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时深度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医疗健康服务、教育文化创新等民生需求,更在可再生能源开发、人工智能+等方向实现突破,充分彰显了参赛者开拓创新前沿、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势头。
经过巅峰对决,重庆医科大学《愈见肝康—肝癌可控磁响应分级靶向治疗先行者》项目获得总冠军;西南大学《普安克——以合成噬菌体为刃,破解耐药困局,守护全球健康》、四川美术学院《“智”探九天,“服”现新篇——中国智慧助力航天设计创新涅槃》、重庆医科大学《“见微知著”——儿童肿瘤AI病理诊断系统先驱者》等3个项目获得亚军;重庆大学《纤纤丽藻——海洋硅藻规模化制取岩藻黄素开创者》、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小芽编程——让学前儿童的创造在指尖发芽!》2个项目获得季军。
“本项目有望突破肝癌早诊早治技术瓶颈,为提升我国肿瘤诊疗水平提供创新解决方案。”《愈见肝康—肝癌可控磁响应分级靶向治疗先行者》项目团队负责人介绍,针对我国原发性肝癌(年新发近40万例,占全球55%)早期诊断难、预后差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项目创新研发可控磁响应分级靶向多功能分子探针,可让病灶显像强度提升、药物富集率和肝癌干细胞清除率大幅提高,核心技术已申请专利8项,并与重庆太极实业、植恩健康集团达成意向合作。
赛事期间同步举行了“优秀项目成果对接签约仪式”。本次赛事中涌现出的多个高潜力项目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重点企业、创投机构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签约成果丰硕,项目覆盖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充分展示了青年创新成果的现实价值与转化潜力,为校地、校企、校研协同创新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