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江北区中医院 “一轴两翼”党建矩阵书写“悬壶丹心”
第005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甘肃省委省政府调查组关于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问题调查处置情况的通报
江北区中医院 “一轴两翼”党建矩阵书写“悬壶丹心”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统领 健康民生 聚焦重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银针铸魂”传岐黄 “康复先锋”解民忧
江北区中医院 “一轴两翼”党建矩阵书写“悬壶丹心”

  江北区中医院外景

  对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而言,2025年既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医院深化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的攻坚年。医院党委深刻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精心构建起“政治建设固本、强化党建统领、文化厚植铸魂、基层夯实聚力、清廉生态护航、从严治党筑防”的“六位一体”体系,建设“悬壶丹心”党建核心品牌,以党建统领传承岐黄之术、彰显医者仁心。

  如今,这一体系已在针灸科“银针铸魂”的匠心传承与康复科“康复先锋 ‘医’路为您”的生命守护中绽放出耀眼光彩。两个科室支部以“一轴两翼”(一轴:中医特色品牌支部,两翼:针灸科、康复科科室支部)的党建品牌矩阵,书写着“公立医院党建标志性成果”的精彩篇章。

  银针铸魂

  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无论是党建工作还是临床治疗,针灸科,始终恪守‘追本溯源,治病求于本’的理念。”既是针灸科党支部书记,也是“重庆市基层名中医”“江北区名中医”“2023年感动江北十大人物”等称号获得者的黄宗菊如是说。

  作为国家中医特色专科与重庆市中医重点专科,高举“银针铸魂”党建品牌旗帜的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正以精湛的中医技术,守护着一方百姓健康。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根基。针灸科党支部通过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及中医经典,将担当精神与创新思维深植于临床。该支部在实践中不仅持续壮大党组织力量,也让这股力量向外辐射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强劲动能:成立“刘力红名中医工作室”“黄宗菊名中医工作室”,承担江北区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康复质控中心工作,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与多家医院建立专科联盟,在疼痛、中风、风湿、诸多内科疾病中创新。选派党员骨干与石马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对一师带徒”帮扶,通过讲座、带教、义诊精准下沉资源,助力该中心成功升级“甲级社服”;举办“风湿疼痛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年培训区县医务人员近百名。同时,实时更新医学信息,在社交媒体上定期发布针灸科的典型治疗案例、特色技术。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走进社区,开展义诊和健康宣教活动。

  依托于中医传统“五术”,针灸科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让中医传统智慧焕发出创新活力:依托“扶阳理念”开创出诸多散剂、膏剂、丸剂供临床推广使用;依循“冬病夏治”理念,开展调治情志、祛除阴寒的“三才河洛灸”,运用身心神同调的“五行针灸”对顽固性失眠、抑郁及复杂疼痛的治疗取得显著效果;将源自砭石智慧的“杵针”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充分发挥其无痛舒适、安全有效的特点,广受患者欢迎;在埋线减肥、针灸美容等特色领域,科室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大力推进疼痛诊疗的系统化模式,运用超声引导下针刀、关节腔灌注、定点注射等现代技术,实现快速、安全、有效的临床成效。

  坚实的党建基础,萌发出丰硕的业务成果。近3年,科室获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8项,撰写国家核心期刊以上论文9篇,发表SCI论文4篇,获发明专利3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40余项。前路漫漫,针灸科不断耕耘,不忘初心,努力引导市民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践行“人人知医,天下少病”的崇高使命。

  康复先锋

  托举民生健康幸福

  在江北区中医院康复科,“康复先锋‘医’路为您”不是一句抽象的党建品牌口号,而是群众“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的力量和温暖。

  扎实过硬的医疗服务能力,是康复科服务群众的技术基石。作为重庆市康复中心建设单位牵头团队之一,科室坚持创新驱动,积极总结临床经验,近两年来,成功申报“调督和胃法治疗顽固性面瘫”“针刺调脉法治疗失眠”等16项中医特色新技术项目,显著提升疑难病症的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了更多元、有效的治疗选择;为进一步强化医疗服务水平,科室派出多名骨干赴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进修学习龙氏正骨、重症康复等先进技术;同时,全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术会议80余人次,进行短期学习12人次,持续将现代康复理念与中医精髓相融合,不断夯实技术根基;紧抓科研发展不放松,获批省部级、厅局级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论文1篇。

  面对群众反映的“住院难”问题,科室在上级党委支持下,创新实施“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联合多个病区优化资源配置,有效缓解了病床紧张状况,提高病床周转率和使用率。

  在康复科的发展中,科室全体党员和医务人员以躬身践行着“‘医’路为您”的品牌承诺。依托江北区康复质控中心及江北区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平台,康复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带头深入社区基层。近两年来,科室全体党员和医务人员参加社区义诊50余次,持续开展中医健康讲座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广泛传播中医药文化和健康知识。更将帮扶触角延伸至基层医疗机构,深入铁山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每月定期下沉开展查房指导、联合义诊,将针灸、推拿等中医特色技术免费送到居民“家门口”。同时,协助该中心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等常见病的标准化诊疗方案,提升其规范诊疗能力;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如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等)培训,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累计惠及群众数千人次,有效增进了居民对中医药的了解和信任,让“康复先锋”的旗帜在服务民生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为民服务的初心,不仅刻在品牌理念里,更流淌在科室每一位医者的血脉中。今年年初,康复科主治中医师李辉被诊断患有足底筋膜炎,行动严重受限。然而,对患者的牵挂和对科室的责任感,让他做出了令人动容的选择——他坚持坐轮椅上班出诊,将病痛留给自己,把健康守护付予患者。这份坚守,源于对职业的敬畏,更源于植根心底的为民情怀。李辉的事迹并非个例,康复科的所有医护人员正以默默奉献、锐意进取的努力,践行着“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造福广大群众”的初心。

  无论是小小银针织绣出的岐黄底蕴,还是康复先锋们在为民惠民之路上的奔赴身影,在“党建红”与“天使白”的交织中,江北区中医院这伸展开来的“两翼”,正牵动着医院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展翅翱翔,书写出当代医者的“悬壶丹心”。

  周游 图片由江北区中医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