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重庆联通人工智能生态大会成功举行重庆多元电力保障应对持续高温滚烫停机坪上,他们守护航班安全起落
第005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2025重庆联通人工智能生态大会成功举行
重庆多元电力保障应对持续高温
滚烫停机坪上,他们守护航班安全起落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高温天气

滚烫停机坪上,他们守护航班安全起落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乔

  7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飞机加油员朱森在飞机发动机旁工作。

  7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导航技术室巡查员李远望在天线塔架上进行例检。

  7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助航灯光维护员更换高杆灯的灯管。(本组图片由记者罗斌摄/视觉重庆)

  7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停机坪地表温度直逼70℃!为了航班正常进出、旅客平安出行,仍然有一群人在热浪里坚守。当天,记者走进热浪滚滚的停机坪,记录他们如何在高温下工作的。

  导航技术室巡查员李远望:

  20米高空检修“眼睛”

  今年45岁的李远望,是江北国际机场飞行区导航技术室巡查员,已在这个岗位坚守20年。

  上午11点,停机坪热浪灼人,他穿着厚重的工作服,系紧安全绳,熟练地爬上近20米高的下滑台天线塔架进行例行检修。金属塔架被烈日晒得滚烫,记者不敢赤手触碰。

  “我习惯了!”李远望抹了把脸上不断滚落的汗珠说:“夏天的天线塔架像个蒸笼,站上去三分钟,汗水就能把衣服浸透。”

  李远望守护的,是飞机安全降落的“眼睛”。江北机场16个导航台发出的信号,被飞机接收后,为飞行员提供精确的跑道信息,搭建起平稳降落的“空中通道”。

  “系统出现故障或天线角度偏差,都可能影响航班安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为保障信号24小时不间断、零误差,李远望和同事们时刻待命。

  助航灯光维护员曾勇:

  20分钟修好“夜路标”

  停机坪另一侧,359号机位旁,助航灯光维护员曾勇正站在工作梯上,专注地更换着高杆灯的灯管。

  前一天夜巡发现的两盏故障灯,必须在次日白天完成修复。降下灯盘、卸下旧灯管、换上新灯……动作麻利,却并不容易。

  “灯盘被直晒着,温度很高,摸一下就能烫出红印。”曾勇说,维护员必须戴上手套,避免烫伤。20分钟左右,两盏灯换毕,曾勇的工作服早已湿透,紧贴后背。

  “必须确保每盏灯都亮,不然晚上飞机滑行就可能出问题。”曾勇按下开关,新换的灯管在刺目阳光下亮了起来。完成所有工作后,曾勇摘下安全帽,额前湿发紧贴皮肤,他习惯性地用袖口抹汗,粗糙的布料在脸颊上蹭出一道白色汗碱印。

  记者了解到,江北国际机场近2万盏助航灯,从跑道边的进近灯到机坪上的机位灯等,全由其所在部门负责。从凌晨2点半的首航前检查、白天的常规巡检到傍晚6点的夜航准备,他们每天要完成三次巡查,“灯光就是飞机的路标,一盏都不能坏。”

  飞机加油员朱森:

  30道操作流程“喂饱”飞机

  当天下午1点多,一架空客A319滑入指定桥位。中国航油重庆分公司飞机加油员朱森早已在热浪蒸腾的机坪上严阵以待。

  “只有我们等飞机,不能让飞机等我们。”这是朱森“战高温”的第10个年头。此时,温枪显示停机坪地表温度已逼近70℃,飞机发动机附近的热浪扑面而来。

  连接导静电线、连接加油栓、对接航空器加油口、检查确认、加油……给一架飞机加油,朱森要精准完成近30道操作流程。

  一连串动作下来,豆大的汗珠瞬间布满额头,顺着脸颊滑落。朱森说,每架飞机的加油时间短则20分钟,长则1小时。这期间,他必须全程站立在滚烫的机坪上,双眼紧盯着工作仪表和指示灯,监控加油车运行状态,确保航空油料安全加注进入飞机。

  朱森介绍,当前正值暑运高峰,机场航班激增,自己和同事们每天每人平均要为20至30架飞机加油,每天在机坪上工作9个小时左右。

  加油结束后,记者看到,朱森深蓝色的工作服上,盐霜勾勒出大片的汗渍“地图”。朱森猛喝了几口水,喘着粗气说:“只要航班能够安全顺利运行,咱这汗就没白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