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烤”验 一场城与人的双向奔赴在室内会中暑吗守一线 暖民心高温下装铝板 衣服洇出“盐霜图”40℃下的山城送汤人双拥花开满潼南 军民团结谱新篇厚植红色沃土双拥情 共绘强国强军同心圆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迎战“烤”验 一场城与人的双向奔赴
在室内会中暑吗
守一线 暖民心
高温下装铝板 衣服洇出“盐霜图”
40℃下的山城送汤人
双拥花开满潼南 军民团结谱新篇
厚植红色沃土双拥情 共绘强国强军同心圆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注高温天气

40℃下的山城送汤人
“老班长志愿服务队”为社区老人送炖汤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张莎

  7月16日,40℃的热浪蒸腾着山城。上午,在北碚区水土街道九龙社区,滚烫的不只是空气,还有一群人在陡峭坡坎上奔波的脚步——他们为20户老人送去“老班长的保温桶”,送去一份清凉的慰藉。

  清晨6点刚过,社区退役军人陈玉国和胡泽江在水土农贸市场穿梭,精心挑选着最新鲜的食材。被汗水浸湿的手掌拎起16斤排骨、20斤冬瓜和胡萝卜,送往社区老年食堂。

  7点整,食堂后厨已是一片忙碌。“老班长志愿服务队”志愿者周登智和社区工作人员杨娟、邓小艳系上围裙,开始处理食材。周登智将大块排骨切成适宜入口的小段;杨娟和邓小艳则仔细清洗着冬瓜和胡萝卜。70多升的不锈钢大锅被架上了炉灶,食材下锅,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再转成文火慢炖。

  10点半,浓香弥漫。8位志愿者迅速分成4组,他们要赶在中午前,把20份排骨冬瓜汤送到20位空巢、高龄老人家中。

  社区党委书记蒋冬梅与陈玉国一组,顶着烈日出发。汗水很快湿透衣背,脚步却毫不停歇。在一栋青砖老楼二层,84岁的罗太芬老人应声开门。感受到房内空调送出的凉风,蒋冬梅与陈玉国首先放下心来,知道老人没委屈自己。温热的汤被仔细倒进老人的菜盆,橙红的胡萝卜、半透明的冬瓜和沉甸甸的排骨肉堆在盆底。“够吃两顿啰!”老人数着汤里的肉,眼角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农贸市场路途遥远,上坡下坎、买菜做饭对罗太芬日渐衰弱的腿脚已成负累。“实在走不动了”老人无奈地说,“要么等女儿女婿送菜来,要么托邻居帮忙带一点,急起来只能花十块钱喊三轮车去市场,一趟来回累得心慌。”

  全是老旧住房的九龙社区坡坎纵横,楼房都没有电梯。社区深度老龄化,30%的常住居民是老年人。其中不少是空巢、孤寡、高龄或行动不便者。对他们来说,在酷暑中出门买菜、做饭,是艰巨的挑战。

  面对这一问题,社区307名退役军人挺身而出。2022年,他们组建了“老班长志愿服务队”,发起了“老班长的保温桶”公益项目。项目得到北碚区社区发展慈善基金支持,爱心人士蒋素红每月固定捐助1500元,让这份滚烫的承诺得以延续。

  每周一次,志愿者们风雨无阻地为老人们送去精心煲制的应季汤品——夏天是健脾的排骨冬瓜汤、绿豆南瓜排骨汤、海带鸭子汤;冬天则是暖身的菌菇鸡汤、排骨山药汤。最多时一天要送达26户,喝汤的老人们平均年龄已逾八十。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