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7月14日至15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总结新时代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成就,分析城市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的城市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地干部群众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积极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奋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把握时代机遇
实现城市发展新突破
会议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宜业宜居水平、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水平、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
长期从事城市发展研究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深受鼓舞。他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全局、科学施策,深刻把握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发展规律,坚持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城市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各地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俯瞰神州,一座座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城市纷纷崛起,展示着新时代新风貌。
首都北京,曾因人口稠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饱受“大城市病”困扰。近年来,北京“细绣”城市空间、解决交通难题、“抢”出绿地造森林,探索出破除病根的基本路径和有效方法。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中国大地上,690多座城市星罗棋布、各具特色。
雄安新区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局长杨松学习会议精神后感到沉甸甸的责任。“此次会议提出了‘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是我们奋斗的方向。要依托雄安新区的区位优势,加快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绿色智慧的‘未来之城’。”杨松说。
遵循“五个转变”
开创城市发展新格局
当前,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生命体,会议提出‘五个转变’,为新形势下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杨保军说,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方式、动力以及工作重心和方法,各个城市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作为,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条件出发,找到下一步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端正城市发展指导思想,是做好城市工作的关键一步。
“会议提出要转变城市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这让我们深感重任在肩。”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薛侃表示,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创造良好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是推动城市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提质的必由之路。
围绕重点任务
共绘城市建设新画卷
未来,现代化城市建设该如何进一步发力?会议部署了七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七个着力’为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对于深圳市南山区来说,尤其要在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广东深圳市南山区委书记黄湘岳说,“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的产业协同、科创合作、文旅联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我们整合全市18个行业、32个部门数据,为350万个城市部件建立数字身份证,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山东青岛市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任树睿表示,将牢牢把握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城市运行水平,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确保市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全、便捷、舒适,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城市发展,既要有创新加持,也要有传统浸润。
展望未来,一幅宜居宜业、绿色低碳、智慧高效的现代化城市发展画卷正徐徐铺展。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推进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为我们做好城市工作指明了方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表示,将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提高落实各项任务的能力,推动人民城市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
(据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