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在巫山县高唐街道集仙社区,在三句半的韵律、连箫的清脆击打声中,84岁的丁敬民带领一群老伙计翩翩起舞。
作为集仙社区浪漫夕阳歌友队的核心人物,丁敬民将党的惠民政策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8年累计开展300余场演出,足迹遍布该县18个乡镇。
由于社区老年活动形式单一,退休后的丁敬民于2017年萌生了组建歌友队的想法:“三句半朗朗上口,连箫舞有地方特色,唱歌跳舞能凝聚人气,还能强身健体。”他自费购置道具,挨家挨户动员,组建起一支12人的初始队伍,如今成员已经发展到了159名。
“能折腾,是因为身子骨给力。”丁敬民说,自己的血压、血糖等指标优于同龄人,“连箫舞的踢腿动作改编自广播体操,三句半的节奏卡着呼吸频率。把排练和锻炼结合,队友们的身体都没啥大毛病。”
去年冬天,为赶排医保新政快板,大家在零下两度的排练室排练,有人冻得手发僵,丁敬民就教大家搓手操:“左手绕右手三圈,政策要点记心间。”这种把健康理念融入日常的智慧,让歌友队成了社区的“活力标杆”,常有老年人来讨教“养生经”。
丁敬民有一个褪色的蓝布本,写得密密麻麻,全是创作手稿。最新一页是《健康巫山三句半》:“血压计,随身带,健康数据常关怀;广场舞,排成排,夕阳也把花儿开。”字迹遒劲有力,修改痕迹里藏着推敲的细节。
为了让政策宣传不“悬浮”,他有套“三深入”原则:深入镇政府看文件、深入菜市场听民声、深入田间地头找灵感。2023年城乡居民医保改革后,他连续五天蹲在社区服务中心,把“门诊共济”“报销比例”等术语,转化成“小病不用跑医院,药店刷卡真方便”的快板词。
为让节目“接地气”,丁敬民将惠民政策编成顺口溜传唱。例如,将医保政策融入三句半:“新农合报销比例高,大病小病不用愁,百姓健康有依靠,点赞!”不少观众反映,“比宣传单好懂得多”。
歌友队的“演出地图”早已覆盖巫山县18个乡镇。在福田镇敬老院,他们的《孝道谣》让孤寡老人动容落泪;在高唐街道农贸市场,《垃圾分类三句半》演完,摊贩们主动把菜叶装进厨余桶;去年的全县老年运动会,他们的保留节目《健康中国走起来》成了开场舞。集仙社区独居老人陈婆婆,曾因缺少儿女陪伴心情不佳,被拉去学跳连箫舞后开朗很多,如今,她每天都最早到场排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