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受强降雨影响,重庆22个区县启动了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今夏重庆地质灾害总体趋势如何?如何应对?
7月10日,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综合气象预测,预计7月我市发生地质灾害频率总体接近常年。7月上旬、8月下旬重点防范旱涝急转和局地极端强降雨下的地质灾害风险。
为此,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已推出五方面的应对举措。
一是强化多跨协同,凝聚工作合力。坚持块统条抓相结合,健全“全覆盖”责任体系,压实“全过程”管控责任。横向加强与住建、交通、应急、气象等部门协同配合,强化信息共享,落实属事责任。纵向加强市、区县、乡镇上下联动,强化会商调度,“以块统条”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二是加强巡查排查,落实管控措施。针对全市126处大型及以上滑坡、1048处高位地灾隐患点、“四临”区域等重点区域,各单位、各区县要切实落实好“三查”制度,动态更新隐患清单,及时发现、处置潜在风险隐患。
三是深化调查评价,提升预警能力。持续推进云阳、开州、涪陵等区县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为巡排查、监测预警提供“靶区”。加强监测设备运行维护,及时处置告警信息。健全直达基层防灾责任人“叫醒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到户到人。
四是细化风险研判,及时避险撤离。各区县、各部门要用好“1+41”地灾气象风险预警系统,市级以小流域为单元,预警到区县到乡镇,区县以微流域为单元,预警到乡镇到村社。迭代完善分级分类分层预警响应体系。细化风险源“一镇一策”“一村一图”“一点一案”,各区县要有序开展避险转移,行业部门要动态实施“熔断”措施。
五是提速综合治理,有序消减风险。扎实打好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攻坚战,年底实现存量危岩清患率达100%。各区县、有关单位要大力推进道路边坡防护网安装、房前屋后边坡排水沟清理、坡上坡下排水沟渠疏通及危岩带孤石清除等简易排危降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