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社区共创合伙人、重庆和平新健康欣特健康管理连锁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宏杰说:“我们将为每位签约居民建立电子档案,实现医疗信息跟踪和全病程管理,近期目标是把慢病管理服务范围扩大到80%以上居民。”
渝北社区这种“场地换服务”的模式,已吸引6家市场主体作为社区共创合伙人入驻。社区为共创合伙人提供邻里中心优质空间及孵化期免租政策,托育、养老等领域的共创合伙人则承诺将部分利润注入社区“自治金”。
“自治金”持续反哺社区:北仓文创街区的便民亭用“自治金”增设护理台、哺乳椅,数字社区食堂根据居民建议购置儿童餐椅,健康小屋惠民体检套餐服务800余位老人。
共治合伙人,让共同家园更温暖
下午,北仓文创街区的口袋公园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拍照。
花艺师朱佳丽正修剪居民捐赠的薄荷草。“去年看到卫生死角,我主动请缨‘给我三个月时间’!”她说。
这位社区共治合伙人(即通过志愿服务参与治理的社区骨干)自费铺就防腐木步道,将废弃轮胎做成花盆。如今,紫藤架下老人晨练,孩童在绣球丛中嬉戏,曾经的卫生死角变身社区“最美转角”。
不远处的“Pupu编织艺术小馆”,何萍、蒲文婧母女正传授毛线编织技艺。作为共治合伙人,她们每年提供50套特色手工艺品用于社区公益活动,同时每月捐出部分利润,注入社区妇女儿童公益基金。
下午6点,当共治合伙人陈远秀结束“导游”工作走进“昭李喜欢”咖啡店,店员笑着递过专属纸杯:“陈孃孃,今日热饮!”
作为共治合伙人之一,咖啡店每月将30杯咖啡的收益注入社区慈善基金。
“以前觉得治理是社区干部的事。”陈远秀说,“现在觉得给游客指路,把家门口扫干净,都是在建设家园。”
社区合伙人的星火点亮了城市。当城市治理的根系扎根于市井烟火之中,超大城市便消融了钢筋森林的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