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撬动零售业大蛋糕 重庆如何“出牌”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主要篇目介绍
撬动零售业大蛋糕 重庆如何“出牌”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7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撬动零售业大蛋糕 重庆如何“出牌”

  (上接1版)

  首发经济正成为重庆零售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风向标”。不同于传统首店模式,重庆将触角延伸至体验式、文化类业态:日本茑屋书店西南首店在重庆天地打造“书店+咖啡+艺术展”复合空间,单日营业额突破80万元;龙湖时代天街2024年引入63家首店,包括Chanel等国际品牌,推动其跻身亚洲超级购物中心矩阵。这种“双向奔赴”的供给革新,离不开重庆在政策端的精准赋能——《2025年首店首发经济支持政策》明确,对符合条件的商业载体给予最高200万元资金奖励,并将品牌集聚度纳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考核体系,形成“引进一家、激活一片”的虹吸效应。

  更值得关注的是,重庆在引进国际品牌的同时,深耕本土消费品牌培育。通过实施“三品”战略,打造“渝伴礼”“渝货精品”等区域IP,升级特色伴手礼旗舰店,扶持气味日记等本土品牌,让重庆百货、千叶眼镜等本土企业焕发新生。

  “重庆正形成独特的‘首店经济生态圈’。”莫远明指出,这座城市以强劲的消费力与优质的商业载体为基石,既承载高端消费,又孵化特色品牌,为全国城市提供了“空间重构+业态创新”的双重样本。

  即时零售打通“最后100米”

  智慧物流重塑消费生态

  在渝中区华为授权体验店,店长邹雯展示着手机上的即时零售订单:“30分钟送达已是标配,‘618’期间门店通过美团闪购的销量增长40%。”这种“线上下单、门店直发”的模式,正成为重庆实体商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案例。今年“618”期间,全市超百万家餐饮、零售门店参与即时零售促销,推动便利店销售额同比增长9.1%,高出全国均值4.7个百分点。

  物流环节的科技赋能更具颠覆性。京东物流在渝开通4条无人机常态化航线,实现小件急件仓到站直配,单程时效提升70%;美团无人机则在复杂地形中创下7倍效率纪录。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欧阳日辉指出:“即时零售重构了‘人货场’关系,让实体门店成为消费生态的核心节点。”

  这场变革的背后,是重庆零售业态的深度重构。市商务委明确提出“三化转型”路径:对实体零售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连锁化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补助,推动智慧商场、智慧超市等新场景落地。莫远明建议,需构建“供给丰富、渠道多元、服务优质”的现代零售体系,重点培育即时零售、主题体验等新业态。

  政策与空间的双重创新正在铺开。重庆将中心城区划分为915个“15分钟生活圈”,统筹配置购物、养老等民生设施,同步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和农村电商行政村全覆盖。

  从门店即时配送到低空物流网络,从政策精准扶持到生活圈重构,重庆正以数字化为笔、场景创新为墨,书写传统零售向智慧生态转型的“山城方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