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重庆市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集中授牌活动在市水利局举行。作为6个首批试点区县之一,城口县以221.28万元成功交易小流域文化服务5年经营权,并在活动现场完成授牌,实现了“无实物量交易”和“民营企业摘牌”双突破。
城口县是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重要水源地,近年来,累计投入1.5亿元治理水土流失278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达82.22%。2025年,该县以排山小流域为试点,以“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资金反哺生态”的创新实践,完成全市首批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交易,为全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提供鲜活案例。
据城口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构建了“确权—交易—融资”全链条闭环模式:将财政投入形成的生态产品价值增量划拨至县属国企绿发公司,完成资产确权;依托土交所公开交易,并创新以生态产品调节服务价值5592.83万元为质押,获农发行2.3亿元贷款支持,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为保障长效发展,城口县建立七大机制:政府专班统筹、水科院技术指导、国资盘活资源、市场主体参与农文旅融合、银企联动破除融资瓶颈、交易收益60%反哺生态治理、40%支持村集体增收。目前,该县正系统总结试点经验,计划编制《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管理办法》,并抢抓2028年渝西高铁贯通机遇,推动生态产品规模化交易,实现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
刘钦 彭胥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