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力”变“生产力”向科技要效益 重庆拎稳“菜篮子”这家企业用“膜”法工艺赢得市场库岸整治工程举子园项目完工开放“田畈村的梨子 我们帮忙卖!”璧山两万多家企业免费用上信用预警“神器”
第001版:要闻
 下一版 
“创新力”变“生产力”
向科技要效益 重庆拎稳“菜篮子”
这家企业用“膜”法工艺赢得市场
库岸整治工程举子园项目完工开放
“田畈村的梨子 我们帮忙卖!”
璧山两万多家企业免费用上信用预警“神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6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报记者一线蹲点
本报报道石柱翠冠梨销售难,江津乡土“网红”喊话:
“田畈村的梨子 我们帮忙卖!”

  蹲点点位:石柱县桥头镇

  蹲点记者:栗园园

  “曾支书,你不要着急,翠冠梨上市的时候,我们石柱相聚!”6月28日,江津区乡土“网红”周鸿在自己的抖音账号“鸿姐土货”上发布了一条视频,带着江津多位乡土“网红”一起喊话石柱县桥头镇田畈村,表示愿意通过直播带货,为田畈村翠冠梨的销售出一份力。

  “我看到《重庆日报》的报道,说桥头镇田畈村的梨子销售有困难,便想尽我所能,帮他们一把。”周鸿说。

  25日,重庆日报“党报记者一线蹲点”采访小组在石柱县桥头镇田畈村采访时了解到,该村今年翠冠梨产量预计达到150万斤,将于7月中下旬上市,可目前还有100多万斤梨子没找到销路,村支书曾瑞华急得睡不着觉。采访小组发回相关报道后,立即有很多读者、网友积极转发。

  “我自己也是搞农业的,深知农产品销售不易。我是一名党员,还有一个40多万名粉丝的抖音账号,就想尽力帮帮他们。”周鸿告诉记者,她与曾瑞华有类似经历,都是带着对家乡的感情返乡干事创业,所以特别理解对方的苦衷。

  不仅仅是周鸿,彭洪伟、赵月乔、赖志宏等江津乡土“网红”及电商从业者也积极响应,纷纷加入此次直播助农计划。

  曾瑞华十分高兴,他说:“感谢重庆日报的宣传报道,目前已有几家企业找我联系了采购事宜。我也期待鸿姐一行早日到来,到时候还可以找他们‘取经’,学习直播带货的技巧,让田畈村的梨子不再愁销路。”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