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5月14日,2025年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建设工作交流会议在四川广安召开,会上发布了川渝文明实践红色文旅走廊,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川东北渝东北4条文明实践带的4个文明实践创新典型案例。
去年6月,重庆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创新打造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一廊四带”——川南渝西、川中渝西、川东北渝北、川东北渝东北4条文明实践带,串珠成链形成1条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以“跨省共建”模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高质量发展,并于今年1月联手发布首批8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典型案例。
当天,川渝再次携手发布了《行走川渝路 思政“金课堂”——川南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典型案例》《文明相遂 资足潼行——川中渝西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典型案例》《文明赋能 产城共兴——川东北渝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典型案例》《川渝共铸红色魂 五城同绘强国梦——川东北渝东北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典型案例》4个典型案例,案例涵盖了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嵌入式”文明实践助推跨省新区建设、文化赋能跨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等内容,交出了川渝两地联合开展“巴蜀同脉文明同行”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亮眼成绩单。
这些典型案例对推动川渝两地产业共建共兴、市场共建共管、资源互通共享有着积极作用。比如,川东渝西地区通过红色文旅联研共兴,发挥自身特色,去年带动文旅产业增加值突破5亿元;川东渝北以川渝高竹新区为载体,强化破界跨省协作的力度,建立了税费征管一体化机制,统一川渝两地79项税费差异事项,成立了跨省域人民调解委员会,化解劳资纠纷400余次,调解成功率达100%;川南渝西合力开发爱国主义、地域人文、开放发展、乡村振兴等18大类100余个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覆盖师生、市民逾100万人次;川东北渝东北串联起梁平虎城镇猫儿寨、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开州刘伯承同志纪念馆、城口苏维埃政权纪念公园、达州神剑园等景区,红色研学提质赋能。
接下来,围绕“一廊四带”建设,川渝毗邻地区将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各具特色的文明实践基地(点)和文明实践综合体,为推动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和示范价值的川渝新时代文明实践走廊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