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宫灯光璀璨,莫斯科红场旌旗漫卷,《喀秋莎》婉转悠扬……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国际社会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多国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全面提升中俄关系的高度、维度、韧度,为动荡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发出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时代强音,彰显携手国际社会坚持多边主义和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的坚定决心;践行大国担当,凝聚最广泛国际共识,为人类前途命运争取更加光明的未来。
“汹涌波涛中的磐石”
欢迎仪式、小范围会谈、大范围会谈、签字和合作文本交换仪式、共见记者、欢迎宴会、一对一茶叙……习近平主席此访与普京总统近10小时的交流沟通,彰显两国元首的深厚互信和诚挚友谊。
“两国元首的密切互动体现俄中关系的深度与广度。”俄罗斯亚太地区研究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全程关注了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他认为,两国元首的战略引领为俄中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力量,推动双边关系朝着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发展。
访问期间,中俄元首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下阶段双边关系发展作出新的战略指引;见证中俄双方交换20多份双边合作文本,为中俄关系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中俄两国要牢牢把握双边关系前进方向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势,挺膺担当,全面协作,为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俄中关系建立在相互平等、相互尊重基础上,不针对第三方,不受一时一事影响”……此访中俄元首将两国关系定位为推动国际社会稳定进步、维护世界秩序的关键力量,再次体现出中俄关系的高水平。
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鲍里斯·季托夫用“汹涌波涛中的磐石”形容俄中关系。他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中指出两国要“风雨同渡、关山共越”,向世界传递出两国携手稳健前行的信号,“在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下,俄中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以两国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各种外部挑战”。
“为了和平与未来”
雄壮的乐曲激昂嘹亮,上万名军人组成的受阅方阵步伐铿锵……9日,习近平主席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莫斯科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同俄罗斯和各国人民一道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
“做历史记忆的守护者”“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联合秘书长钦貌佐关注到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提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二战给世界带来深重苦难,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他说,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凸显中国守护历史真相与二战胜利成果的坚定意志,“这是为了世界的和平与美好的未来,为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树立了榜样”。
访问期间,习近平主席强调“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中俄发表关于全球战略稳定的联合声明、关于进一步加强合作维护国际法权威的联合声明。
在白俄罗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际事务书记阿列克谢·阿夫多宁看来,这彰显中国携手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强烈意愿。“联合国在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引领世界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
“传递了勇气和信心”
“世界前途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全球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多国人士认为,在单边主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的当下,在团结还是分裂、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人类发展十字路口前,习近平主席此次俄罗斯之行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在动荡世界中发挥稳定和建设性作用的大国担当。
科特迪瓦《阿比让外交报》出版总监穆罕默德·孔波雷认为,习近平主席的俄罗斯之行“向广大南方国家传递了勇气和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期间广泛接触出席庆典的各国政要,同来自三个大洲的多位国家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就坚定相互支持、捍卫多边主义、抵制强权霸道凝聚起广泛共识。
“习近平主席此访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念:中国倡导合作而非对抗、强调共赢而非零和,这引发各国强烈共鸣。”法国中国问题专家索尼娅·布雷斯莱说,习近平主席此访是中国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又一次重大实践,为建设更加公平、包容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与力量。(参与记者:黄河、赵冰、江宥林、赵宇、陈汀、安晓萌、唐霁、董修竹、毛鹏飞、林晶、张健、张东强、蒋彪、赵焱、田睿、王丽丽、石中玉)
(据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