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善食、蜀人善烹、开人善厨”——这句流传多年的美食谚语,正在开州大地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依托得天独厚的饮食文化底蕴和人力资源优势,开州区创新打造“开州金厨”区域公共品牌,让“小餐饮”变身“大产业”。
作为开州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开州职教中心”)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面对开州“劳务大区”和“餐厨大区”的双重特质,开州职教中心以将“育训贯通”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中,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机制、打造双师队伍、升级实训基地等系统性改革,在餐饮人才培养上不断实现创新突破,助力“开州金厨”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共同富裕提供了新路径。
创新育人模式
打造“开州金厨”人才高地
去年,在2024重庆市食品及农产品加工高质量发展产业生态大会上,开州区被授予全国第十个、重庆首个“中国厨师之乡”称号。这份荣誉,既是对开州千年饮食文化的肯定,更对新时代餐饮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持续擦亮“中国厨师之乡”金字招牌,做特做优、做精做细?开州职教中心以创新实践给出了答案。
在深入调研规模餐饮企业和毕业生的基础上,开州职教中心创新构建“全贯通、全链接、全覆盖”的“开州金厨”育人模式,着力提高餐饮人才培养质量。
“全贯通”育才新机制,打通职教富民“最后一公里”。学校以夯实人才根基为轴心,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创新“育训贯通”人才培养理念,以“职前职后联通、学场职场融通、国内国际畅通”贯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培养赋能共同富裕的餐饮技能人才。
“全链接”教改新模式,构建产教融合“生态闭环”。学校以课程改革为牵引,整合职前职后链接教学模块;以产业学院为载体,构建政行校企链接育人路径;以标准开发为引领,打造国际国内链接人才品牌。例如,通过“中文+中餐技能培训”,实现金厨标准国内国际全域打通。
“全覆盖”育人新系统,打造技能成才“全维支撑”。学校以团队研修为抓手,依托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市级首席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三能并举”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学创新之能。同时,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两翼,建立“学赛研创”一体化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施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
赋能产业升级
助推共同富裕与乡村振兴
去年12月,在渝东北、达州市职业教育国际交流研讨会上,开州职教中心党委委员、副校长周勇以《“开州金厨”人才培训国际合作新跨越》为题作经验交流,分享了学校在国际合作领域的突破性成果,进一步提升了“开州金厨”育人模式的影响力。
在“全贯通、全链接、全覆盖”的“开州金厨”育人模式赋能下,开州职教中心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
学校中餐烹饪专业进出两旺,招生人数逐年上升20%,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3%。学生获市级技能大赛奖项70余项,获得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市级创新创业大赛20余项。累计培育餐饮人才2.2万余人次,为区域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令人瞩目。学校建成市级一流核心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获批市级名班主任工作室1个,市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市级课堂革命案例1个,受到各界肯定与广泛推介。
服务区域的创新实践步履铿锵。校企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承担企业技术服务20余项,申报专利10余项;承担各级技能竞赛20余项,承担企业员工职前职后培训1万余人;开展“中文+中餐技能培训”,实现金厨出海。
从“一把勺子闯天下”的传统劳务输出,到“一套标准赢市场”的现代技能品牌,开州职教中心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为“中国厨师之乡”培养一批批既懂传统技艺、又具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厨艺人才,为促进乡村振兴、就业增收和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陈珺瑶 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