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不仅如此,在咖啡馆旁边,漆珊还配套开了一间“老街餐馆”。“填饱肚子加休闲娱乐,我提供一条龙服务。”漆珊笑着说。
鸣玉镇每逢双数日赶场。每到赶场天,小镇显得尤为闹热,尤其是漆珊的咖啡馆和餐馆更是成为新晋的打卡地。
拿铁和油辣子的香味交融,为这个小镇带来了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被这片土地“反向招募”
“五一”假期,鸣玉镇人气火爆。
在稻田研学基地,漆珊正给30多个孩子演示古法碾米。木槌撞击石臼的咚咚声里,农家乐老板娘李红笑着数钱:“今天又接了五桌预订,得杀两只土鸡备着。”
三年前,全镇没有一家农家乐,如今五家农家乐周末基本全满。
农家乐添了WiFi和充电插座,游客边喝茶边看视频,网上冲浪无限制;研学中心除了稻田摸鱼等项目,还新开了非遗扎染课程……村子的改变有目共睹,而村民的改变也显而易见。
今年20岁的小林原本打算过完春节就外出打工。但是“老街咖啡馆”的一则招聘启事,硬是让她留了下来。
“能在镇上当个咖啡师,我以前真没想过。”小林说,看到招聘启事那一刻,她就决定不走了,“家乡一样能挣钱。”
如今,小林能做10多种口味的咖啡和奶茶,闲暇时还看视频自学,研究新口味。
咖啡馆“养活”的不仅有小林,还有镇上跑“摩的”的师傅。
“我把镇上‘摩的’发动起来,送咖啡、当外卖员。”漆珊说,渝湘高速复线通车后,鸣玉镇可以辐射周边四五个乡镇,咖啡馆和餐馆都实现了“开门红”,漆珊打算再接再厉,打造一个以桥为主题的特色民宿,为鸣玉镇引入更多新业态。
今年是漆珊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三年服务期的最后一年。
“服务期满会不会离开?”鸣玉镇很多人问漆珊。她都笑着望向一个地方——那里将诞生镇上首家特色民宿,露台正对1858年修建的市级文物靖安桥,桥下流水潺潺,两岸杨柳依依。
“现在,我被这片土地‘反向招募’了。”这个西部计划志愿者,正在续写与鸣玉镇的下一个三年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