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奇岳事迹陈列厅 |
 |
綦江革命历史陈列馆及重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基地全景图 |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宣布启动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第三期建设,开展中国红色工运地图百年百馆打卡活动。原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奇岳事迹陈列厅榜上有名,成功列入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为綦江打造重庆特色红色文化高地迈出坚实步伐。
綦江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原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奇岳事迹陈列厅被列入“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为綦江深入挖掘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文化内涵,把红色工运资源打造成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阵地提供了新平台。
綦江区总工会将坚持用活工运红色资源,唤醒工运红色记忆,传承工运红色基因,凝聚起工业老城磅礴的奋进力量,打造独具特色、全市一流的工会品牌,当好“綦工”娘家人。
薪火 重庆工业老城的红色资源
南江钓月浮光影,时引游鱼跃浪尖;半入恬波邀彩凤,长栖秋水待青鸾。诗人薛志鹏一首《七绝·万里长江之綦江》,写出了綦江城市的美丽和綦江人生活的幸福。
綦江,素有“渝南门户”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千年古城、红色名城,也是工业重地、能源基地和养生福地。
作为重庆老工业基地之一,綦江曾经是川渝储量最大、产能最高的煤炭基地,“三线建设”重要的工业基地,创造了新中国第一辆重型自卸汽车、第一辆军用越野车等“八个第一”的辉煌……而今,带着昔日荣光,綦江优化功能承载,深化产业更新,因地制宜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创造出新的“綦江优势”。
2024年4月,央视CCTV-4《远方的家》栏目播放了《巴渝行记——古今辉映渝西南寻访綦江红色印记》,整个13分钟的节目聚焦綦江红色文化和红色历史。
当前,綦江正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围绕做好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土特产”三篇文章,加快建设重庆区域中心城市,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綦江,还是一座美丽的红色名城。1935年1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进占綦江羊角,摆出红军主力直逼重庆的态势,有效保卫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同时,也为四渡赤水创造了宝贵战机。
可以说,作为中央红军主力部队长征在重庆的唯一过境地,给綦江拥有众多的红色遗址、遗迹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綦江是一块红色沃土,川渝黔边革命的摇篮。中共綦江支部是重庆市有确切记载的最早党支部,是重庆地区最早建立的两个党组织之一,也是重庆及川东地区有支部一级组织活动的显著标志。
在革命历程中,綦江涌现出诸多的革命英烈,如被称为黄埔“霍氏三杰”的霍步青、霍锟镛、霍栗如,“一门两忠烈”“文武‘叔侄双星’”的王奇岳和王良,革命先行者邹进贤……
“重庆工业老城的红色资源,正成为工会系统发挥优势激活工运力量的资源优势和工运基因传承的薪火。”綦江区总工会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綦江区总工会充分用好工业老城的红色资源,以党建带工建,全力推进红色、务实、为民、数智、品牌“五型工会”建设,深挖綦江红色工运史,打造独具特色、全市一流的工会品牌,努力争当好“綦工”娘家人。
赋能 红色文化高地的“工运精神”
近年来,綦江区“五型工会”试点有序推进,共建“成渝地区首个跨地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涌现出了世界游泳冠军龚真琦、全国射箭冠军黄桉等体坛新秀,王奇岳事迹陈列厅成功列入“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
2023年5月,市总工会负责人率队赴綦江,就挖掘红色工运资源、红色文化保护利用等进行调研,表示要进一步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红色文化资源,掌握史料、梳理史实、理清脉络,激励广大干部群众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2024年1月,綦江区人大常委会在全市出台《关于助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的决定(草案)》,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
2024年6月,綦江区相关负责人在调研红色文化保护利用时提出,要保护好、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2024年11月,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綦江王奇岳事迹陈列厅调研时表示,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奋进力量。
今年3月,市总工会经审办党支部、綦江区总工会机关党支部走进王奇岳事迹陈列厅、王奇岳故居,开展“传承红色工运志 凝聚支部联谊情”党建联谊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如今,作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王良同志纪念馆、王奇岳事迹陈列厅等,正逐渐成为追寻红色记忆的众多游客打卡地。
这是綦江区用好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文化高地的一个缩影。
历史是文化与精神的永恒依托,也是薪火传承的不竭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近年来,綦江主动作为,全力打造红色文化高地,赋能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扎实做好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挖掘、保护、利用,讲好綦江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打造好薪火相传的红色高地,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綦江区主要负责人要求,要依托全区的红色资源,打造具有辨识度的长征“綦迹”红色品牌,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綦江区把打造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作为主要路径。
为此,綦江全面承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任务,多方筹集资金,按照不改变革命遗址遗迹原状的原则,先后启动了石壕红军烈士墓及纪念碑改造、王良同志纪念馆、王奇岳事迹陈列厅及王奇岳故居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加快重庆重要红色文化高地建设。
对綦江的经济发展来说,该区工会系统对广大职工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导尤为重要。
綦江区总工会按照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要求,主动参与到全区红色文化高地建设和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工作中,持续深挖綦江红色工运史,聚力将王奇岳事迹陈列厅打造成为“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全力修缮“王奇岳故居”,深化工运史学习宣传活动,抓好职工的凝心铸魂。
綦江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认为,王奇岳的一生虽然短暂,但闪烁着革命的光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是一名“拿笔杆子的红军干部”,是一座写满“綦风士气”的巍巍丰碑。如今,这段历史虽已渐渐远去,但他对党赤胆忠诚、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人们不懈奋斗努力。
为深挖王奇岳的革命事迹,綦江区于2023年3月启动王奇岳烈士寻访、红色文化研究保护等工作,一直寻找烈士遗物以丰富展陈内容。綦江区总工会更是成立了王奇岳烈士事迹、遗物寻访专班,并制定了实施方案。
基于此,该专班先后辗转武汉、上海、上饶多地追寻烈士的足迹,成功与王奇岳烈士的外孙女婿黄才礼取得联系……2023年11月14日,黄才礼将珍藏已久的王奇岳烈士曾用过的行李箱、手提竹篮、蘸水笔缸、机械座钟等遗物交到綦江区总工会工作人员手中。
同时,綦江区总工会抢抓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綦江主体建设区建设机遇,多方筹集资金,在王良同志纪念馆三楼,与相关部门合力推进王奇岳事迹陈列厅建设,并将其与綦江革命历史陈列馆、重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基地融为一体……
此外,该区总工会与綦江文史学会合作推出近十万字的《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奇岳专刊》,与綦江相关部门合作推出报告文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秘书长王奇岳烈士》,让革命精神和革命信仰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
凝心 汇聚工业老城磅礴的奋进力量
清明假期,许多游客来到綦江,开启一场不一样的红色之旅。特别是王良同志纪念馆、王奇岳事迹陈列厅、红一军团司令部旧址、石壕红军烈士墓等红色景点迎来客流高峰,不少游客参观游览、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走进永城镇的王良同志纪念馆,来到位于三楼的王奇岳事迹陈列厅。该陈列厅分为:远涉重洋,法苏寻求真理;回国赴任,武汉初露峥嵘;身陷囹圄,顺直方显本色;投身工运,上海协助少奇;转战闽赣,磨盘长眠忠魂五个篇章。特别是其担任全国总工会秘书长期间领导工运等不朽事迹,展示了王奇岳同志的生平和他在红色工运史上的重要贡献。
在陈列厅讲解员的带领下,游客们驻足观看一件件烈士遗物、一张张珍贵的手稿、一幅幅纪实的图片,感触着王奇岳与敌周旋的艰苦斗争,感受着早期共产党人救国救民的历史担当,感悟着革命先烈对党忠诚不渝的赤子情怀,感动于革命先烈为共产主义事业甘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据了解,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王奇岳事迹陈列厅,主要以革命精神为内核、以文物展品为核心、以陈列展览为媒介,采用图片、实物展陈方式,辅以声光电等现代手段,介绍了王奇岳与中国早期工运史的革命文物、档案资源,再现了王奇岳从少小立志到远渡重洋,从走上革命到受命危难,从辗转顺直到狱中斗争,从投身工运到转战闽赣的光辉历程。
值得一提的是,綦江区还较为完整地保存了王奇岳故居,院坝、正房、耳房、厢房俱全。王奇岳之子王化阳在其故居附近还建立了王奇岳衣冠冢,建成王奇岳同志陈列室,展陈王奇岳烈士证书、生前照片、生平事迹等基本情况。
同时,綦江区总工会还开展了王奇岳烈士相关的“一厅、一居、一长廊”(即:王奇岳事迹陈列厅、王奇岳故居、百年工运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工作,对标全国一流,建设红色基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綦江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王奇岳事迹陈列厅开展职工思政课,该区先后组织近3万名职工参观学习,引导陈列厅积极拓宽服务渠道,持续发挥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VR展馆示范引领作用,推出流动陈列厅、沉浸式展演等生动课堂,搭建起新时代弘扬“三个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思政课全链条模式,打造好“重庆工人红岩大思政课”中綦江红色工运研学点。
如今,从綦(江)万(盛)高速下道进入永城镇,“英勇善战 屡建功绩”“弘扬革命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等形象展示牌分布道路两旁,红色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綦江区总工会打造的“中国工运史-重庆工运史-綦江工运史”三个主题的百年工运文化长廊之一。该长廊通过老照片景观展示牌和文字介绍的方式回顾总结重庆、綦江工运的峥嵘岁月和辉煌成就,展望綦江未来发展的新局面。
基于此,立足綦江优势资源,该区策划推出“到綦江+”城市推广品牌,不断擦亮綦江城市IP。
目前,作为“到綦江+”红色旅游线路之一:江姐故里红色教育基地→卢德铭故居→中共綦江支部旧址→王良故居→王良同志纪念馆→王奇岳事迹陈列厅→中华村,正成为綦江红色旅游经典线路。
如今,依托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綦江人,正致力于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把做好产业升级、城市提质、“土特产”三篇大文章作为綦江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产业工人大展身手搭建舞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中的多彩綦江乐章贡献工会力量。
陶永国 图片由綦江区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