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社会力量投资捐赠教育 满足群众教育需求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搭乘“数字快车” 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自觉肩负时代重任 服务“制造强市”建设重庆工程学院 执“奋进之笔” 书写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精彩答卷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领军民航职教 护航逐梦蓝天重庆市涪陵立达学校 璀璨教坛明珠耀涪陵 立达品质教育启未来重庆市南城巴川学校 硬件筑基、“三变”育人 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
第011版:加快建设教育强市 砥砺前行担当作为
上一版 下一版 
引领社会力量投资捐赠教育 满足群众教育需求
重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搭乘“数字快车” 跑出人才培养“加速度”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自觉肩负时代重任 服务“制造强市”建设
重庆工程学院 执“奋进之笔” 书写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精彩答卷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领军民航职教 护航逐梦蓝天
重庆市涪陵立达学校 璀璨教坛明珠耀涪陵 立达品质教育启未来
重庆市南城巴川学校 硬件筑基、“三变”育人 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样态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自觉肩负时代重任 服务“制造强市”建设

  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

  重庆紧盯做大做强制造业,着力打造新质生产力动力源,加快构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全面开启了现代化新重庆“制造强市”建设新篇章。

  新时代新征程上,职业院校不仅仅是技能培训场所、人才孵化池,更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一所以“现代制造”命名的职业院校,重庆现代制造职业学院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遵循“以生为本,教随产出,校企同行”的办学理念,坚持“校企一体、工学结合、手脑并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所长赋能制造强国建设,以实干担当诠释职教使命。

  夯实硬件,锻造师资,夯实发展实力。学校拥有先进完备的硬件条件,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学校打造卓越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人数占专任教师46%,“双师型”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55%,为学校发展集智献力。

  做特专业,创新改革,激活突破动能。学校构建以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技术、新能源装备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际商务等五大特色骨干专业群。深化“校企一体、产教融合”。推进校企一体人才共育机制改革,提出“13458”教育教学改革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分类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实施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等“8”对接的育人模式,现已开设“雅迪菁英班”“中德工匠班”“国际领航班”“综合创新班”等特色定向培养班,各专业构建各具特色的“2+1”“1+1+1”等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行校企“双负责人制”,专业实行校企“双带头人制”,坚持“学用结合、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成立雅迪“校企联合体”作战室,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雅迪共建9门课程,开发6门课程教材。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现已建成校中厂、雅迪重庆基地“厂中校”实训专线2条。开设“企业大师讲堂”,引入上市公司企业高管、行业专家等10余名。成立“工匠工坊”工作室,引入20余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训导师。形成与雅迪“校企一体”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广用于更广泛的校企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坚持校企同行,国际办学,与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携手成立国际产业学院,与德国GfM教育集团合作成立“中德产业学院”,与雅迪打造“雅迪工坊”,开展“中文+职业技术培训”,探索职业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途径、新模式,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以开放的国际合作,为区域发展赋能添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