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重庆建设典型成果受青睐市委党校高质量打造“行走的课堂”修好小区环境 和谐邻里关系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重庆分享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成果“树洞口袋”暖心护航 三方聚力行稳致远
第006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数字重庆建设典型成果受青睐
市委党校高质量打造“行走的课堂”
修好小区环境 和谐邻里关系
全国新闻记者职业资格考试培训 重庆分享人才队伍建设经验成果
“树洞口袋”暖心护航 三方聚力行稳致远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树洞口袋”暖心护航 三方聚力行稳致远
——璧山区正则中学着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去年5月,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品牌评选结果出炉,重庆市璧山区正则中学(以下简称正则中学)的“‘树洞口袋’暖心育人阵地”德育品牌榜上有名。

  这样的“高光时刻”,彰显出学校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优化教育生态的智慧。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要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作为重庆市第二批家庭教育实践校,正则中学以“树洞口袋”暖心育人阵地为载体,以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生态圈为核心,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协同发力,形成“学校积极主导、家庭教育协同、社会联动支持”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新格局,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全面发展筑基护航。

  守好主阵地

  发挥学校积极主导作用

  “目前,学校有48个班,学生2324人。经过调研发现,65%学生来自务工家庭,80%家长缺乏家庭教育能力;不少学生存在封闭心理倾向,导致产生厌学情绪、社交障碍及亲子矛盾等。”面对严峻挑战,如何破题?

  近年来,正则中学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根本,以创新思维引领创新实践,以阵地建设、机制设立、课程开发等为突破口,筑牢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打造平台阵地,探索德心融合路径。正则中学成立“树洞口袋”党员特色工作室,打造“树洞口袋”阵地心渠道,以“倾诉你的心声,保守你的秘密”为主题,遵循“自愿、守密、解困、暖心”四项原则,建立“树洞收信”“树根追源”“树枝解困”“树叶反馈”的全链条闭环工作机制,探索出一条学生对外沟通、调节情绪的新路径。

  构建机制体系,精准实施帮扶策略。正则中学成立“五项行动”小组专班,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五项行动,形成“1+1+N”精准帮扶机制,即1名党员教师+1名非党员教师+N名专业人员的帮扶队伍,实施“一人一档一案”精准管理,通过家访、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助力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立足课程建设,丰富协同育人内涵。正则中学开发“正则七礼”礼仪课程,打造“向阳生长”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展“热爱祖国”“感恩父母”“弘扬美德”等特色教育活动,举行学生离队入团、十四岁集体生日、毕业典礼等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塑造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健全人格。

  通过德心融合、专项帮扶、课程建设等一项项掷地有声的举措,正则中学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力度,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元的环境。

  加强家校互动

  释放家庭教育协同能量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孩子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在正则中学的“树洞口袋”暖心护航行动中,家长是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通过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家长教育胜任力,形成家校共育合力,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据了解,正则中学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不断创新家校合作的内容与机制、家校协同的途径和策略,凝聚家校共育的智慧力量。

  加强团队建设,搭建家校沟通重要桥梁。正则中学开办家长学校,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委会,促进家校间的协助支持。创新家长参与机制,通过建言献策、监督评议、沟通协调、协同共建等多元路径,落实家长的教育知情权、过程评议权、决策参与权。

  开展团辅个辅,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水平。学校联动璧山区人民法院、妇联,成立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室,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驻校指导。工作室以每月1-2次的频率,围绕“手机管理与学习能力提升”“非暴力沟通基础”等为主题,通过家长课堂、个别辅导的形式,提升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解决亲子沟通中的问题。现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200余人次。

  打造课程活动,形成家校共育良好氛围。学校打造“幸福家庭”课程体系,通过上好家长通识法治课、智慧教育课、教养潜能课、特色家庭教育课,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定期组织家教沙龙、家长特训营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教育是家校共谱的协奏曲。正则中学还将继续深化家校合力育人机制,提供更科学、更系统、更高质量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努力改变家庭教育错位、缺位、越位的现象,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拓宽教育空间

  增强社会联动支持力量

  “妈妈总是习惯性地责怪我”“学习压力压得我喘不过来气”“感觉最近有些控制不住情绪”……在正则中学三棵仿真树的“树洞”中,藏着学生存进的“心灵絮语”。“树洞姐姐”——重庆市璧山区公安局治安支队内保大队教导员张耀元会不定期地来到学校,仔细阅读这些“少年心事”,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这是正则中学以“树洞口袋”阵地为依托,联动社会资源力量,助力协同育人开展的一个缩影。

  在正则中学看来,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助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通过聚合更多社会资源,以辅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开展。

  从机制建设上加强联动,正则中学建立警校联动机制,成立以书记、校长和璧泉派出所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党员+保安+巡警”三方联勤护卫队,每天早中晚对重点区域开展全覆盖式巡逻,确保学校周围的安全。

  从教育协同上深化联动,正则中学聘请区检察院副检察长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通过开展法治讲座、做法治报告等,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联合卫健委到校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生理心理变化,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联动法院、妇联、民政、街道社区等力量,以家访等形式督促家长履行责任。

  从研学活动上拓展联动,正则中学带领学生走进红岩革命纪念馆、白公馆、渣滓洞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涵养家国情怀;组织学生前往重庆大圆祥博物馆,用黑色或彩色材料对雕刻、石刻的表面进行拓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传承传统拓印文化。

  围绕“请进来、走出去”,学校通过“树洞口袋”暖心护航,增强社会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衔接,拓展广阔的教育空间,满足了学生多样化学习与成长需求。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正则中学以“树洞口袋”暖心护航贯通教育场域有形与无形的边界,助力家庭、学校、社会“合力致远”。这一创新实践现已成为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规划一般课题“家校政社协同视域下初中特殊学生教育管理的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徐泽金 石磊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