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清白者清白 为担当者担当
第014版:红岩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还清白者清白 为担当者担当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还清白者清白 为担当者担当
——重庆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型干部撑腰鼓劲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周尤

  三月三十一日,一场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会在綦江区篆塘镇铁马村召开。杨莹 摄\视觉重庆

  近日,大渡口区纪检监察干部在金鳌田园民宿项目了解有关情况。蒋治中 摄\视觉重庆

  4月8日,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清平社区的白茶种植基地,茶农们正在抢采春茶。赵勇 摄/视觉重庆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面对改革攻坚中难啃的硬骨头和烫手山芋,一些干部担心“挨板子”,放不开手脚攻坚克难。为此,重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建立容错纠错制度,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为敢闯敢拼的锐意改革型干部吃下“定心丸”。同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明确区分错告、误告和诬告陷害,依规依纪依法向诬告陷害“亮剑”,为干部撑腰鼓劲。

  名词解释>>>

  三个区分开来

  ● 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 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 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黄某捏造了张某某、罗某某、王某某3名镇机关干部贪污数千万元的不实信息,并在綦江城区多处公开张贴传单散布。经查,黄某散布的内容不属实。黄某因诽谤行为被公安机关行政处罚。”

  “有群众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篆塘镇铁马村党支部书记欧某某、一社社长何某某私分电站、公路补助款等问题。经查,反映的问题不属实。”

  4月22日,綦江区公开通报两起惩治诬告陷害和澄清正名典型案例,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最大程度消除对干部的负面影响,释放“还清白者清白,为担当者担当”的强烈信号。

  一场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会

  “问题查清了,还需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为干部卸下思想包袱”

  “你看,这个传单上写的有3个镇干部贪污几千万……”

  “传单上说,东溪镇三台村一干部勾结张某某、罗某某、王某某3名镇机关干部贪污数千万元……”

  “我们小区和广场上也贴得有,是不是真的哦?”

  今年1月,綦江城区部分学校、公交车站、小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出现多份举报传单,一时间流言蜚语四起。

  事件发生后,綦江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核查,对张贴的传单内容进行分析,提级由区纪委监委相关联系监督检查室对反映的问题进行核查。经查,传单上的举报内容并不属实。

  随后经过调查,确定张贴传单的人为綦江区东溪镇居民黄林(化名)。公安机关依法传唤黄林到派出所配合调查。

  “城区这些地方的举报传单是你贴的吗?”

  “不是我,这段时间我没在綦江。”

  “你看看,这个视频里正在贴传单的人是不是你?”

  “这……是我贴的。”在证据面前,黄林最终承认了张贴举报传单的事实。

  “举报内容是否属实?”

  “……都是我编造的。之前我给镇上反映的事情,调查处理结果我不满意,就想到编造镇干部贪污的事,在城区人多的地方贴传单把事情闹大,引起更多人注意……”黄林对其捏造散布3名镇干部贪污不实信息的行为供认不讳。最终,公安机关认定黄林的行为构成诽谤,并依法对其作出处罚。

  “问题查清了,还需及时消除负面影响,为干部卸下思想包袱。”綦江区纪委监委信访室负责人表示,该区立即启动澄清正名工作,向3名受到不实举报的镇干部送达澄清函,并同时抄送区委组织部和东溪镇党委。

  无独有偶。3月31日,一场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会在綦江区篆塘镇铁马村召开。在全村40多名村民代表的见证下,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宣读了问题调查情况说明,两名被错告的干部收到了区纪委监委印发的澄清函。

  制度保障是激励担当的长效支撑。綦江区强化诬告陷害行为治理,健全完善与公安机关相互支撑、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探索建立澄清正名前置研判制度,督促提高承办机构办件质量,推动“查清”“澄清”双向发力,做到“应澄尽澄”,为干事者撑腰、向诬告者“亮剑”。去年以来,綦江区累计为受到不实举报的23名党员干部、1个村集体开展澄清正名。

  一次先行先试出错后的减责

  “要为敢于尝试、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

  暮春时节,大渡口区跳磴镇金鳌村片区满目绿荫,民宿和农家乐热闹非凡。游客在农家小院一边喝茶聊天,一边欣赏乡村美景,心旷神怡。

  如今,经营该片区民宿和农家乐的商户每月向金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足额缴纳收益分红,村民们开始有了收益。这让牵头建设金鳌田园综合体项目的负责人王建(化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种经营模式以前没试过,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就怕失败了给老百姓造成损失,现在心里可算是踏实了。”

  此前,因为一次举报,王建曾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2024年3月,有群众反映:跳磴镇金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未按协议约定足额收取经营商户的收益分红,损害了群众利益。

  群众利益无小事,村集体经济利益不容侵犯,必须尽快查清事实。大渡口区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线索提级办理,并立即成立调查组进驻金鳌村开展调查。通过走访群众、调阅资料等方式,情况很快被摸清了:群众举报的问题基本属实,金鳌村合作社确实未按协议足额收取经营商户的收益分红。

  但该问题的背后还另有隐情。“随着调查的深入,发现是商户与合作社对《物业合作协议》条款存在争议,才导致没有履行协议上的义务。”调查组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还发现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王建没有及时主导修改《物业合作协议》,导致商户未按原协议向合作社续缴分红资金,给合作社收益造成潜在风险,存在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按照相关规定,王建应该被给予政务警告处分。

  “调查组的同志找我谈话时,我还感到有点委屈。”王建坦言,自己一心想发展好乡村旅游,带动当地村民创收致富,然而这种经营模式村里之前没人干过,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疏漏。“不过再一想,确实也是自己工作中存在不细致的地方,导致群众利益受到侵害,身为党员干部应该承担责任。”

  事后,王建主动指导金鳌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与经营商户修改了《物业合作协议》,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了群众的经济损失。

  鉴于王建是出于公心,积极创新、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出现了工作失误,且事后能够主动采取补救措施挽回经济损失,大渡口区纪委监委按照容错纠错工作操作规程,决定对其免予政务警告处分,给予批评教育处理。

  “感谢组织为我卸下担子,今后一定深刻吸取教训。”近日,王建收到容错减责决定书后诚恳地说。如释重负的他,更有劲头地奔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近年来,大渡口区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出台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意见,明确推进重大项目、破解发展瓶颈、服务企业群众等8项可容错纠错正面清单,规定明显违反党纪国法、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等7项不可容错纠错负面清单,推动容错纠错工作清单化、具体化。

  “我们就是要为敢于尝试、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在遵规守纪的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大渡口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

  一次“出乎意料”的提拔

  “已实现从‘有错’到‘有为’的变化,建议进一步使用”

  “这几年,黄书记带领我们一起将荒山打造成为白茶种植基地,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让我们在村口就能上班。现在我每年能挣3万多元工资咧。”近日,彭水县纪委监委在保家镇走访了解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时,清水村4组村民王兴兰高兴地说。

  不久前,保家镇召开工作会议交出去年的“成绩单”。保家镇党委书记黄建明列举的一组组数据,勾勒出过去一年“三农”工作的可喜成果——白茶产业年产值超1亿元,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793.1万元,48家特色农家乐年收入超5000万元……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标志着保家镇成功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看黄建明精神十足的工作劲头,完全看不出来他曾是被组织处分过的干部。

  2020年7月,时任保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的黄建明因违反廉洁纪律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影响公正执行公务,被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被处分后,黄建明忧心忡忡,工作上也不再像以往一样敢干敢闯。

  就在黄建明背负思想包袱、认为前途无望时,同年10月,县纪委回访工作组敲开他办公室的门。分管副书记冉启超与黄建明开展“一对一”谈心谈话,了解他的思想动态,还为其进行思想解压。

  “你身为党员领导干部,违规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破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希望你从中汲取教训,真正让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刻在心里的敬畏。同时此次处分是针对具体问题,并没有全盘否定过去的成绩,希望你能将处分转化为动力,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冉启超耐心细致的疏导解开了黄建明的“心结”,再次激发了他的闯劲儿。

  2021年,在黄建明的带领下,保家镇交出了一份高分成绩单:发展高端白茶5079亩,产成品茶约5000斤、产值达500万元;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人工造林1000亩、退化林修复425亩等任务;争取4000万元项目扶持,启动三江村农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黄建明的努力被组织看在眼里。

  2022年2月,县委将黄建明纳入了进一步使用人员名单。在征求党风廉政意见时,县纪委给出了“不影响使用”的回复意见:“已实现从‘有错’到‘有为’的变化,建议进一步使用。”

  2022年3月,黄建明被提拔为保家镇党委书记。

  监督执纪既要有力度,也要有温度。“组织上没有‘翻旧账’,而是‘搭梯子’,真正帮助我重燃积极干事创业的热情与信心。我的经历证明,只要一心为公,组织的严管与厚爱,就是干部干事创业最大的底气。”黄建明说。

  相关新闻>>>

  今年1—3月 全市5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得以澄清正名

  本报讯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周尤)要使干部在遵规守纪中改革创新、干事创业,必须把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统一起来。近年来,重庆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积极稳妥开展澄清正名工作。今年1—3月,共为全市51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及时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正名,是我市坚持严管厚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举措。市纪委监委把查处诬告陷害和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作为促进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重要抓手,细化明确澄清适用情形、主要方式、启动程序、成果应用等规定,推进全市澄清正名工作规范有效开展。

  “我们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特别是针对存在手段恶劣、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干扰换届选举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经调查已有明确结论仍诬告陷害他人,强迫、唆使他人诬告陷害等情节的,将从重处理。”市纪委监委信访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还对查处的诬告陷害典型案件,旗帜鲜明通报曝光,消除对干部的不良影响。

  下一步,我市将推进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失实检举控告澄清正名工作,加大诬告陷害查处力度,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新征程新时代新重庆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