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渝见重庆”大中小牵手中外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中,璧泉小学“璧韵”鼓队表演震撼人心,文风小学“正则绣”引得泰国师生连连赞叹;剑山实验小学的“柚子课堂”,城乡师生通过5G同步课堂共研农耕智慧;当电话那头传来“元元姐姐,我在市赛获奖了,第一个想告诉你”的童音,“树洞姐姐”在电话这头露出欣慰笑容……这一幕幕动人的教育图景,都是璧山区奋力书写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答卷的生动注脚。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近年来,璧山区以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为抓手,深入推进党建统领、师资建设、教育改革等关键领域工作,全力打造与高品质生活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让“有学上”迈向“上好学”的质变成为现实。
党建统领
红色引擎驱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亟待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
璧山区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迭代升级“12361”党建工作体系,构建一条主线、两张清单、三项举措、六大重点、一个机制,精心谋划教育优先发展“路线图”。
璧山区创新推行“党建统领·数字赋能”综合治理新机制,针对辍学失管、心理危机等五大类重点关怀群体,构筑起“一人一案”的精细化、动态化帮扶机制。2024年总计入库帮扶对象608人、开展行动帮扶8056次,典型经验获重庆教育发展案例二等奖。
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实现全覆盖,通过书记专题会、党组织立项集成攻坚解决17个教育焦点问题,实施“五双”工程,创建“书香党支部”“党员特色工作室”等党建品牌63个,成功申报市级党建“双创”示范培育单位2个、市级党建课题1个,入选市级党建质量提升“五双”工程优秀案例4个、清廉重庆建设优秀实践案例1个。
党政合力,大抓教育、抓好教育,璧山区坚持以党建统领教育教学育人方向,正有力有效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标增色、提档加速。
强师赋能
多维培育推动教师素养提档升级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信念坚定、结构合理、专业精湛的教育人才队伍,是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璧山区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精心制定《璧山区“党建统领、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制度护航、数智赋能、文化铸魂、阶梯培优”四位一体培育体系,着力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构建“区委教育工委—学校党组织—党小组—党员”四级责任体系,打造“师生参与、家校社协同监督”的立体化治理格局;分层分类推进“璧玉良师”“璧玉领航”七阶梯成长路径,显著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师德铸魂到专业精进,从名师引领到全员提升,一系列强师举措接连落地,使璧山区教师队伍焕发出蓬勃生机。
目前,璧山区已培育市级“名校长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1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8个,教师职业满意度提升至96.8%。
教育改革
守正创新推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为扣好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璧山区首创“璧生扣子”思政课程体系,围绕六大核心素养开发120节情境化微课,构建起“校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网络云课堂”三维育人空间,为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树起理想之塔。
为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璧山区创新打造“树洞口袋”心理护航系统,“监测—预警—干预—跟踪”全链条防护机制覆盖全区58所中小学,累计解决校园隐患、心理危机等问题672个。
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璧山区修订《璧山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细则》,不断健全学业质量评价等级赋分机制。
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璧山区创新实施城乡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通过“15+N”结对帮扶机制,推动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深度融合。同时,建立教师交流轮岗长效机制,年均交流教师200余人次,推动优质师资共享;打造区域共享课程资源库,累计开发乡土课程30余门,实现课程资源城乡互通;实施“互联网+教研”行动计划,开展联合教研活动150余场。
作为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培育区域,璧山区以“数字重庆”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区域教育数字基座和数字驾驶舱,形成了人工智能赋能的“教、学、评、管、研、育”六大应用场景,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了教育数字治理效能,促进了璧山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后获评教育部央馆领航社素质课试点区、教育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示范案例、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优秀组织区域等荣誉。
特色育人筑牢成长根基,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数字赋能引领教育未来,璧山区正以系统化改革绘就城乡教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新画卷,学校焕发活力,教师收获成长,孩子健康阳光。在2024年重庆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现场活动中,璧山区荣获一等奖22个,二等奖17个;4个节目参加第五届“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全国总展示活动;《打造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来中”实践》入选重庆市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建成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7个。
璧山区通过党建统领把方向、师资建设激活力、教育改革破壁垒,解优质均衡发展之要,行优质均衡发展之道,为推动璧山加快建设教育强区、科技创新中心融合发展示范区持续贡献着具有辨识度的“璧山智慧”,为新时代区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璧山实践”。
文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