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 |
 |
垫江采输气作业区当班员工在巡检 摄/程红 |
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更好履行战略使命、更好发挥功能价值,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4月18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发布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镌刻了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印记。
从建立我国第一个完整的天然气工业体系到历年累产天然气超6800亿立方米,跻身中国第三大油气田;从年产能力450亿立方米以上到保障川渝地区75%以上的天然气市场安全平稳供应……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发挥中央企业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作用,不断增强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功能价值,始终践行“开发一个气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强化产业引领,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服务民生事业等方面战略部署,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人民美好生活贡献力量。
争做服务国家战略的领军者
自立自强建设“新质西南”,打造中国一流天然气领军示范企业
在四川盆地广袤的油气田里,新质生产力推动的生产力变革正在悄然发生:近日,国内首个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先导试验工程核心装置调试合格。
卧龙河气田茅口组气藏CCUS-EGR先导试验工程是中国石油CCUS四大试验示范及产能项目之一,该项目采用化学吸收法开拓低能耗低成本碳捕集技术关键路径。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二氧化碳年捕集量可达2.65万吨,相当于每年新增约730公顷森林固碳量,并使卧龙河茅口组提高采收率10%,为CCUS-EGR技术在天然气处理行业的推广应用提供坚强保障。
当前,科技创新正在重塑天然气产业的传统面貌,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才能掌握天然气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一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唯一拥有天然气全产业链的地区公司,始终不渝主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形成了以“两大理论、五大工程核心技术、六大勘探开发技术”为代表的特色技术体系,朝着中国一流天然气领军示范企业目标行稳致远。
纵观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地区天然气产运储销一体化各个环节,新质生产力的因子正在孕育释放,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正源源不断转化为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看生产环节。2024年重庆气矿开展科研项目73项,荣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其中《四川盆地碳酸盐岩老气田100亿方稳产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由院士领衔的成果评价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缓坡型分散小礁体精细刻画技术、老气田低渗储量效益可动性评价及开发技术两大核心成果实现重大突破,经国际查新与对比验证,确认其技术性能指标居全球领先地位。
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新开展渝西北部薄储层区高孔发育机理研究,以足212井为代表的“深层薄储层”高产井培育成效显著,展现出I类连续储层厚度超薄区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深入开展渝西区块深层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提速技术研究,渝西片区首个EUR风险合作平台于今年2月中旬完钻,平台6口井平均钻井周期低于90天,其中,足201H20-2井406.4毫米井眼刷新渝西单趟钻进尺纪录,足201H20-3井实现215.9毫米井眼一趟完钻、四开钻井周期17.1天,刷新大足区域纪录。
看净化环节。近日,国内天然气净化领域首个“富氧克劳斯”项目成功投产,通过大胆创新应用“四新”技术,再次填补了国内高含硫净化领域的技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壮大,天然气净化总厂全面掌握复杂气质、最新标准下各类脱硫脱碳、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体系,在国际国内天然气净化行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持续领先。
看储运环节。重庆相国寺储气库有限公司国内首套千万立方米三甘醇脱水装置顺利通过性能考核,公司正式开启“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应用探索,储气库数字化升级改造开启我国智能储气库建设的首次探索,形成了4项核心技术、5个共建共享模块、1个枯竭气藏型储气库数据管理标准。
看销售环节。重庆凯源公司积极开展基于无人机载探地雷达技术的大范围高效埋地管道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低中梁山加气站冷却循环水成本等研究,综合利用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视频AI等智能技术,提高运行调配和监督管理能力,服务110万余居民用户安全高效用气。
持续推动天然气全产业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西南油气田公司锚定上产500亿立方米目标,不断抢占天然气产业发展制高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提供能源支撑,托起了中国能源版图的“西南增长极”。
当好央企人才培养的践行者
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近日,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办公室里,首席技师刘辉正仔细整理着第三次赴清华大学学习的行囊。作为全国首批220名大国工匠培育对象之一,刘辉即将开启在“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第三阶段的学习之旅。
手握77项国家专利,发表52篇技术论文;培养出3名企业技能专家和2名首席技师;领衔解决了“关于柱塞智能化运行难题”等18个集团公司难题……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采气人投身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之中,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一直以来,西南油气田公司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践行“企业发展,人才先行”战略,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加快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队伍。
探索“大岗位”管理体制,重塑中央企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西南油气田公司设立一、二、三级技能专家岗,这一举措打破原有的由单一工种定岗的局面,实现核心岗位员工“精一岗、通两岗、会三岗”,促进了员工横向流动。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促进全员技能提升,将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参赛范围,促进一批批年轻的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中央企业是人才的高地,集聚了一大批富有创新创造精神的优秀人才。西南油气田公司大力推进高层次技能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技术输出,更好发挥中央企业在产学研深度融合中的主导作用。比如天然气净化总厂编写了《天然气净化操作工职业技能培训教程》等行业教材,制定了《天然气净化工程劳动定额》等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累计鉴定专业技能人才9150名为大庆、长庆、吉林油田在内的石油石化企业和高校开展人员培训2352人次。
阿姆河项目是中国石油在海外最大的天然气合作项目,西南油气田公司作为该项目生产运行总承包单位,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开展人员培训232人次,展示了中国石油在高含硫天然气开发技术与管理方面的先进水平。
以更大力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新时代人才强企战略,西南油气田公司建成1个国家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9个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甘为增进民生福祉的奉献者
积极促进共同富裕,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积极支持乡村全面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创新完善产业帮扶、消费帮扶、人才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等举措,帮助定点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帮扶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走进开州区南门镇东阳村,伴随着春日的暖阳,这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西南油气田公司对口支援建设观光果园配套设施项目,既为游客打开山水田园的体验窗口,更为农户架起直通市场的致富金桥,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和美乡村。西南油气田公司连续28年对口支援开州区,历年来累计援助帮扶资金9500余万元,推进开州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40余个帮扶项目的实施,累计购买开州区消费帮扶产品超过3500万元,不断提高当地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为乡村振兴贡献石油力量。
当前,产业帮扶成为提升欠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攻方向。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打造“宝石花开·福地色达”特色帮扶品牌,扎实推进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托底性帮扶,重庆气矿、天然气净化总厂等纷纷远赴色达县开展志愿帮扶活动。2024年,西南油气田公司投入335万元推进色达县中藏药材产业、紫皮大蒜和土豆种植基地等项目,邀请技术专家指导农产品种植,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帮扶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当地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从定点帮扶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到托底性帮扶甘孜州色达县,再到对口支援重庆市开州区,以及自主帮扶上产区域,西南油气田公司始终坚持“开发一个气田,带动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力度,促进了帮扶地经济、教育、社会文化事业稳步发展。
做好高效能源保供的守护者
把握“保供、保畅、增效”工作主线,提升服务质效守护民生温度
川渝地区资源与市场紧密结合,是天然气下游利用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培育了我国最成熟的天然气区域性市场。天然气广泛利用于城市燃气、工业原料、工业燃料、交通运输、发电及分布式能源,在川渝地区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关联度已超过80%。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公司致力于为区域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持,向千余家大中型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公用事业单位以及2500余万居民用户稳定供气,以高效保供能力守护民生温度。
2024年夏季,重庆气象实况高温天气破历史纪录,3000万市民用电需求节节攀升。华能重庆两江燃机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能两江”)和重庆天泰热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泰热力”)作为重庆市仅有的两家燃机电厂,担负着重庆市主城都市区调峰补供重任。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全力支持天然气发电调峰,全年为两家公司供天然气近9亿立方米,可生产43.2亿度电,同比增长58.67%,从源头上保障重庆百姓平安度夏。在保障大型骨干企业平稳用气的同时,西南油气田公司也为重庆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能源保障,承担着京东方、赛力斯、渝北燃机发电等重大项目的主要供气任务,缓解重庆天然气供需矛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助力推动川渝地区能源结构优化升级。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如果说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彰显着西南油气田公司的能源担当,那么服务居民用气更能展现公司守护万家灯火的民生温度。2024年12月31日,“奉节-巫溪”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正式通气投运,覆盖沿线居民2万多户,打通了重庆市天然气“县县通”管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与此同时,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历经近30天的检维修作业,完成40余项检修、重点设备维保及项目建设,正式迎来了第十一采气期的调峰采气,开启了新一轮的冬季保供。
面对日益增加的用气需求,天然气净化总厂全面启动冬春保供专项行动,保障天然气产能充分发挥。2024年该厂全年累计处理原料天然气超174亿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形成“七破千万吨级”新局面,按1户家庭日均用气1立方米计算,可满足超4700万户家庭,约1.4亿人一年的用气需求。
为积极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能源供应波动、降低区域能源系统风险,2024年底,重庆铜锣峡储气库首期采气顺利投产,投产新增库容13.8亿立方米,新增天然气调峰能力9.2亿立方米,它将与相国寺储气库、黄草峡储气库等共同构成西南地区百亿立方米级储气库群,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重庆地区冬季天然气供应增添更多“底气”。
重庆凯源公司是中国石油在渝最大、重庆市第二大城镇燃气企业,该公司围绕优流程、压时限、提服务目标,推出中小型商业用户报装套餐,大批用户改用安全划算的管道气。扎实推进客户服务提档升级,该公司还深入开展“进圈入格”行动,每个网格配备专属“燃气管家”走进社区、深入企业,第一时间了解用户诉求、解决用户需求,设置“经理制”服务,为用户提供“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打造2小时办结、24小时全天在线服务新模式,安装效率较以往提高4倍。
春光作序,奋进开篇。未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将与重庆开展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合作,打造引领性、标志性合作成果,以更高标准和更大投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与提升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水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链接>>>
加快建设万顺场储气库
今年2月,西南油气田公司代表中国石油与重庆市就万顺场储气库项目签订投资框架协议。该项目是中国石油打造川渝储气库集群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建设储气能力决策部署的有力响应。
该项目的实施将有力推动川渝地区天然气产业集群的发展,为西南油气田在“十五五”末建成国内首个“工作气量超百亿立方米、日调峰能力超一亿立方米”储气中心发挥核心作用。
数读>>>
2024年,公司年产天然气占全国总产量的18%
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量446亿立方米(四川291亿立方米、重庆155亿立方米)
天然气在川渝地区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继续保持在20%以上,远高于全国9.2%的占比
天然气销量333亿立方米(其中四川229.2亿立方米,重庆98.7亿立方米)
川渝地区天然气销量连续8年实现年均10亿立方米以上增长,带动产业GDP贡献值1.7万亿元
罗晶 刘玉珮 陈钰桦 丁会 图片除署名外由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