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检查明显减少了,企业有更多精力抓生产发展。”近日,在璧山区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不少企业为“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监管模式点赞。
此前,璧山区纪委监委紧盯涉企执法领域吃拿卡要、冷硬横推、违规执法、趋利性执法等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在制造、物流、大健康等行业领域开展“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监管模式,执法检查频次同比下降近五成,有效治理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
民营经济占重庆“经济大盘”的比重超过六成,是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市纪检监察机关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严肃查处涉企腐败问题,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据悉,市纪委监委将损害营商环境的作风和腐败问题纳入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明确具体举措,精准发现并查处一批突出问题,推动各区县纪委监委细化“小切口”治理事项70个,推动解决问题1946个。
同时,以查办案件为抓手,建立健全问题线索收集、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去年以来,查处吃拿卡要、暗箱操作等损害营商环境作风和腐败问题932件,批评教育和处理117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7人。
“不要向任何执法人员私人微信或账户转账。”近日,江北区纪委监委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回访辖区内经营主体,并宣传罚没缴款流程及注意事项。之前,区纪委监委根据商户反映的“罚款额过高”问题循线深挖,揭开了某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干部陈某长期截留挪用罚款,侵害经营主体利益的违纪违法问题。区纪委监委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监察建议,督促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现象。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清障”又要护航。北碚区纪委监委设立“码上监督”平台,收集企业诉求,通过企业点单、平台派单、纪委督单、限期结单和问题办理进度表“四单一表”工作机制,构建企业问题诉求收集、分办、督办、销号闭环落实体系。涪陵区纪委监委在民企集聚地设置观测点,向管理人员传递清廉知识,护航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