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一堂别开生面的工人“大思政课”在綦江区总工会火热开班。这堂由产业工人、劳模代表、工会干部等130余人共同参与的特色思政课,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深度融合,为该区深入推进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引领建设工程,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和“群团强基层·联动促治理”改革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理论与实践结合 打造特色课堂
此次“綦江区工人红岩大思政课堂”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论讲解+现场教学+互动研讨”三位一体的授课方式。该区“红綦晚韵”志愿服务宣讲队队长张健等专家结合党的创新理论,深入解读綦江红色文化以及綦江行业发展趋势,还原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原秘书长王奇岳烈士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使职工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工运事业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本次课堂让参会人员对綦江红色文化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激发了职工的爱党爱国情怀,更让产业工人深刻认识到自身工作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意义。
同时,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田勇对职工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做了专题培训,详细解读了竞赛实施方案、参赛范围、时间安排及评选规则,指导参会人员进行“渝工娘家人”应用账号注册、登录及竞赛方案提交等操作,确保参会人员熟练掌握竞赛平台操作技能,让工人在实操场景中提升技能并深化对思政教育的理解。
激发工人热情 凝聚发展合力
“听完工人先驱王奇岳烈士的故事和专家的讲解,深刻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每一个岗位都能创造价值。”青年工人小李表示,要努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大胆参与技能竞赛,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参会企业之一,重庆荆江半轴有限公司工会负责人表示,要在思政课的带动下,在企业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工人主动参与技术创新、技能培训,技能竞赛,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切实将思政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实际效能。
构建长效机制 培育时代工匠
目前,“綦江工人大思政课”课堂,正以独特的魅力和显著的成效,成为培育新时代工匠的摇篮,为綦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人才支撑。
下一步,綦江区总工会将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后续课程将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工人的特点,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并邀请更多行业领军人物、高校教授加入授课队伍,不断提升课程质量和吸引力。
该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把“大思政课”与职业技能培训、评优评先等工作相结合,激励更多产业工人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技能水平,努力培育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为綦江工业发展贡献力量。
罗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