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春同心圆・梦想永向前”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为学子成长护航 |
去年6月,永川职业教育中心与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建立“心理健康指导专项职业能力培训基地”。这一基地的建立,意味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将进一步提高学生和教职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心理健康指导能力的专业人才。
中职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是成长成才的基石。长期以来,永川职教中心始终把学生“心事”放在心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多维度推进和实施,竭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永川职教中心综合分析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立足校情,创新构建“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聚焦三课、聚力四师、聚合五维”三大路径,破解课程设置不适配、师资团队不适应、教育机制难协同等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共性难题。
聚焦“三类”课程,分层供给,精准滴灌。学校在按规定开足开齐思想政治课程——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模块的同时,广泛开展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课程。其中,心理健康专题课包含具有中职特色的心理辅导课、“炬火”心理社团兴趣课、心理委员赋能课;心理健康融合课包含红船心理课、心理班会课、五育润心课;心理健康实践课包含职业生涯实践课、红岩精神实践课、技能心理微工坊。这些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需要,正在校园内广泛开展。
譬如,学校以“中国红·健康心”为理念,以“红岩精神”为主线,将红色文化元素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在党建基地建成“红船课堂”,突破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关注心理问题解决的局限。再如,聚焦职业认知、岗位体验等模块,学校联合班主任、专职教师与企业导师,通过企业参观、岗位实习、案例研讨等形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嵌入职场适应训练与职业规划辅导全流程,帮助学生明确职业方向,缓解焦虑与迷茫。
聚力“四师”团队,专业引领,全员育心。学校组建起心理健康专家团队、专职心理名师团队、班主任骨干团队、全员育心师资团队,形成全员参与、覆盖全员的心理支持网络,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由西南大学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资深专家及永川区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三甲医院临床心理科骨干共同组建的心理健康专家团队,已指导学校开展心理健康相关课题研究6项,构建起“发展性—预防性—矫正性”三维度全链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以渝西川南心理健康教育李方珍名师工作室为首的专职心理名师团队,聚焦课程教学、资源开发、监测预警、个案辅导、危机干预、课题研究等工作,形成分层服务体系,并与川南渝西片区280多所学校形成教联体。
聚合“五维”力量,协同联动,全程护航。学校整合学校、家庭、社区、企业、医疗机构五方力量,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生涯规划、抗挫训练等核心需求,为“发展性—预防性—矫正性”全链条提供支持,为学生提供全面化、系统性、强有力的协同保障,将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一贯到底。
随着“三聚”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响应速度提升42.4%,学生职业认同感显著增强,就业稳岗率提高15%、毕业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下降37%,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心”动能。
孔令勇 李方珍 周重阳 图片由永川职业教育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