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首家“零碳灯塔工厂”这样诞生重庆市国家安全在新质新域走深走实活动举行陆海国际中心外立面幕墙工程完工重庆公布4类涉渔违法行为播撒科学火种 培育时代新人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首家“零碳灯塔工厂”这样诞生
重庆市国家安全在新质新域走深走实活动举行
陆海国际中心外立面幕墙工程完工
重庆公布4类涉渔违法行为
播撒科学火种 培育时代新人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播撒科学火种 培育时代新人
——云阳实验中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创新实践

  云阳实验中学2024“科技筑梦 创新成长”校园科技节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中小学校的科学教育质量对培养学生科学素质至关重要。如何做实学校科学教育?怎样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重庆市云阳实验中学校(以下简称“云阳实验中学”)作出了探索。

  近年来,云阳实验中学前瞻布局、科学谋划,以课程建设为统揽,以制度、场地建设为支撑,以实践活动和教师培训为抓手,推动科学教育取得重要进展和关键突破,着力培养学生科技报国志向和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创新、强国有我”志向,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

  前瞻谋划

  科学教育氛围浓、场景丰

  2024年初,云阳实验中学成功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这份来之不易的国家级荣誉,是对该校科学教育的极大认可与肯定。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是大国创新发展的战略支撑。中小学科学教育则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奠基工程。

  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云阳实验中学把答案写在育人实践中。

  作为一所年轻的高完中,云阳实验中学在建校之初就前瞻性地将科学教育融入整体办学之中,制定《重庆市云阳实验中学校科学教育实施方案》,一张科学教育新“地图”迅速铺开,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

  厚培科学教育的沃土。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动态调整科学教育实施方案及与之相关的师生评价制度,为科学教育务实高效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在智慧教室、激光雕刻室基础上,积极推进科技馆、科技图书室AI自习室建设,及时补充实验器材,不断拓宽蕴涵科学元素的育人场域。

  浓厚科学教育的氛围。学校利用开学典礼、班会课、龙脊岭论坛、家长课堂等平台,广泛宣讲科学家精神、学校科学教育规划;利用展板、电子显示屏、科学家文化长廊、图书室、电子班牌等平台打造科学教育文化,科学气息无处不在。

  完善的体制机制,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育人氛围,有力推动了云阳实验中学科学教育蓬勃发展。建校至今,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学校”“重庆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云阳县科技创新培育奖”等多项荣誉。

  双线并行

  科学教育体系全、课程多

  “水果、饮料、电解质溶液和电极等材料,能否形成原电池?”在云阳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的一堂化学课上,学生们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原电池,通过实践求证电压大小的影响因素。

  “为什么单个的水果电池电压不大,无法使小灯泡发出微光,多个水果电池串联在一起,能使小灯泡发光?”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学生在“构想—建模—演示—实践”的科学研究过程中,加深对电化学的直观理解。

  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案、学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科学教育的第一步。

  云阳实验中学创新构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双轨并行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学校通过学科拓展,开设了“云盐文化研究”“魅力化学”等11门科学类选修课;通过生命课程、劳动课程、实践课程各开设“牡丹芍药栽培技术研究”“智能节水资源”等科学类选修课;通过与云阳世界地质公园、县博物馆、哈工大重庆研究院、云阳盐化工等单位合作,开展科学研学实践课程;坚持跨学科整合,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开展STEM课程;先后开发《魅力化学》《探索云阳生物秘密》等校本教材,形成科学教育课程多样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除了丰富科学课程,还要为他们提供更多手脑并用开展科学创新活动的机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基于此,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到社区开展科普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如科学竞赛、科技作品展览、科普讲座等;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比赛,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近年来,学校众多学生在科技方面获国家、市县奖励。其中,石林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一等奖,王勃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谷世雄、罗润晴等多名同学获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一等奖,14名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物理、化学竞赛中荣获二、三等奖。

  师资赋能

  科学教育质量高、成果显

  “在AI浪潮席卷之下,如何紧跟AI潮流,为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云阳实验中学特邀重庆市信息技术学科名师曾月光到校开展“生成式AI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向教师们展示了生成式AI在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教学环节中的具体应用。

  这场讲座点燃了教师们探索未来的热情——将生成式AI融入日常教学,为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

  在云阳实验中学看来,强化科学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

  为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学校成立“科学教育”课程开发、活动实践指导委员会,并定期开展“科学教育”研究论坛;加大对科学教师的培训力度,每学年组织300余人次科学类教师到重庆八中、华师附一中、长郡中学、雅礼中学、浙江大学等地实地考察学习;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教研活动,不断深化拓展教师成长空间,确保教师业务素养与能力适应科学教育工作需要。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催生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学校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显著:1篇科学教育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1个课例获评“部级精品课”、58篇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

  行远自迩,赓续前行。未来,学校将依托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平台,继续加强科学教育资源库建设,强化科学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杜林燕 图片由云阳实验中学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