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如何建携手飞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高度”
第004版:腾飞之城·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展大会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如何建
携手飞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高度”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4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内外枢纽机场负责人共话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携手飞出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高度”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黄乔 周尤 朱婷 实习生 马厚雪

  国际航空枢纽是航空运输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4月9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来自国内外枢纽机场的有关负责人相聚重庆。

  在当天举行的重庆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发展大会上,他们深入交流,共话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蓝图,为共建国际航空枢纽建言献策再添动力。

  如何定位

  找准自身特点,突出区位优势

  “成渝地区不沿边、不靠海,要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内陆开放,着力发展航空是必然选择。”重庆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伟表示,中国对外开放已由沿海的开放、向东的开放转变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西部内陆地区已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

  黄伟介绍,2024年成渝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合计1.36亿人次,规模体量和增长速度媲美其他机场群,展现出强大的区域辐射集聚能力。从更大范围来看,以成渝航空枢纽为核心,通过加强与西安、昆明、乌鲁木齐等枢纽机场合作协同,形成西部地区“2+3”国际航空枢纽新格局,有助于带动内陆地区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

  杭州机场是全国前十大机场和第七大航空口岸,同时也是国内首家整体对外合资的机场。章新良表示,浙江拥有繁荣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源远流长的浙商文化,商务往来频繁,市场空间广阔。浙江省和杭州市近年来连续举办多场国际性重大活动,国际交流需求快速增长。为此,杭州机场正式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国际航空枢纽”这一目标,力争进一步强化机场的基础性、功能性平台作用,努力做大平台、做强功能、做优枢纽。

  而在深圳机场,国内首个“智慧化、远程化”监管模式国际货站近期投用。“深圳机场高起点、高标准谋划航空物流业务的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智慧化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杨海斌表示,深圳机场正式运行跨境电商特种货物管理系统,大幅提升跨境电商货物运输效率。同时积极推进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升级,完成货运一个码项目终验,实现与无锡机场、郑州机场、东航物流的数据交互。

  如何提速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航空服务

  在中国民航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重庆定位为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重庆建设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如何提速?

  杨海斌从机场建设、国际业务、空铁联运三个方面为重庆支招。

  “首先要推进专业化货运机场建设,构建客货双枢纽。”杨海斌认为,建议以璧山新机场规划获批为契机,加快推动西南区域首个专业化货运机场项目,对标鄂州花湖机场规划建设专业化转运中心及全货机停机坪。同时,引进专业货运航司作为枢纽建设战略伙伴。

  在推动国际业务加速发展方面,杨海斌建议要锚定本地产业链,依托笔电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电子产品航空转运中心,建立核心部件“12小时亚欧备件库”。探索与本土车企共建“停机坪直装”通道,进一步压缩新能源车核心电子零配件从车间到航班的运输时间,借鉴引入机场航空箱CT智能查验模式,实现货物快速安检和通关。

  “要推动空铁联运持续完善。”杨海斌表示,重庆应打通中欧班列与江北机场、璧山新机场的物流信息,与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机场合作,建立“渝深港物流走廊”,推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主要货运企业接入深圳机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重庆与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的货物数据直连。

  今年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启动10周年。“这10年,重庆与新加坡之间的客流量增长超过400%。”林振杰说,新加坡樟宜机场与重庆机场2019年成立中新(重庆)机场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化合作,“双枢纽”联动取得多项成果。他注意到,最近西部航空开通“拉萨-重庆-新加坡”航线,充分发挥重庆的地理优势,将新加坡连接到中国西部内陆地区。

  面对未来,林振杰也为两地机场的建设提出了建议。货运方面,新加坡与川渝地区的货运量增长强劲,但目前并无货运航班,“我们希望能通过执行货运航班并利用新加坡及重庆的枢纽地位,将货物辐射到东南亚及中国西南地区。”另外,他期待与航空业、旅游业的合作伙伴携手并进,持续拓展重庆—新加坡航线,带动中国—新加坡整体客流与货流增长。

  如何聚力

  共担重任、协同共建,演奏好“交响乐”

  “当前,我们在加紧推进重庆璧山新机场的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在未来形成‘市内双枢纽客货并举、成渝四机场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体系,让重庆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内陆开放综合枢纽’的重要支撑。”黄伟说,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不是某一家航空公司、某一个大型机场的“独角戏”,而是全行业以及相关地方共同演奏的“交响乐”。

  他呼吁航空领域各行业放眼全球、共担重任、协同共建,推动形成国际航线网络互补、关键资源优化配置、航空枢纽差异化发展的良性格局,共同推动中国民航国际航空枢纽体系向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发展。

  “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是一项战略意义重大、影响因素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机场自身软硬件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平,更要与属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凝聚合力、协同并进。”章新良说,作为机场运营管理主体,在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中应着力构建好“三个机制”。

  他表示,应积极构建客货引育机制,培育与机场枢纽战略高度契合、市场份额占优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合力打造层次分明、高效衔接的客货运航线网络。同时加强与地方文旅部门合作,研究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航线、商务快线。

  在构建服务优化机制上,他表示,要以精细化管理持续改善旅客乘机体验,努力提高航班正常性和靠桥率,进一步优化中转服务流程,培育更多优质中转航线,加快完善与国际化航空枢纽相适应的服务配套。

  在构建属地协同发展机制上,机场作为现代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应强化与民航局、省市政府的沟通联系,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增强服务社会发展大局的功能,在规划协同、产业培育、民生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与属地一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