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举办“春暖农民工”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每年开展线上线下招聘3000场次,并运用数字化平台推送就业信息,支持跨区县劳务协作。
与此同时,在服务提质方面,我市将实施困难农民工帮扶行动、劳动权益维护行动,以及公共服务保障行动。健全大龄农民工就业帮扶机制,积极筹集适合大龄农民工的保安保洁、仓库管理、工厂物料整理等岗位,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帮助大龄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推进社保高质量扩面和治理欠薪工作。每年开展新市民培训10万人次,举办“重庆农民工日”等活动,帮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把农民工公共服务纳入“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为农民工落户提供便利,保障其随迁子女就学权益,强化住房保障,开展新市民培训和文化活动,加强工会驿站(渝工港湾)建设。
此外,我市还将开展返乡创业扶持行动,深化创业领域“放管服”改革。比如,建立信息库与招商团队,提供融资、用工等保障,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个人、小微企业可分别申领最高30万元、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财政部门给予贷款实际利率50%的贴息;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给予最高8000元/户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建立“导师库”提供服务,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持续优化创业环境,推动“渝商回归、外商来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