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4日,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工作联席会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4年度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单,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付孝均工程测量员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成功获批。此次获批标志着学校依托该工作室,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建设、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学校通过发挥该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向专家型、复合型等方向发展,不仅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效,更为区域测绘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探索三条路径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该工作室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师资建设先行、平台搭建支撑、培养模式创新“三条路径”,推动教师水平提高,学生技能增强,办学能力提升。
据了解,该工作室构建“梯队共建、校企共育”队伍培育模式,建立“工作室命名专家—核心成员+企业骨干—青年教师”三级人才培养梯队,通过“联合企业技术骨干进行传帮带,整合校企资源搭建教师岗位学习平台,校企联合攻关与横向课题研发”等途径,助力“双师型”教师发展。
依托学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和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资源,学校以该工作室为中心,搭建了测绘基础训练基地、测绘生产性实训基地、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基地、测绘新技术创新基地,形成覆盖“基础训练—实战应用—技术创新”的“一中心四基地”全链条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该工作室还构建“一根本五路径”人才培养模式:以锻造兼具工匠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开拓“技能竞赛引领、职业培训赋能、科普教育拓面、技术服务提质、科研创新促进”五条路径,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发挥优势特色
赋能区域测绘行业转型升级
围绕行业对测绘新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学校以该工作室为一大核心平台,加强“岗课赛证”四维深度融通,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协作,产教融合密切联动”,构建校企合作紧密、多方协同的育人新生态。
“岗课赛证”融合是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新诉求。该工作室开展“岗课赛证”融合探索,以企业岗位需求为根本,通过开展“课程教学—技能大赛—职业等级证书”的互通培养,探索“校企育人、模块学习、融合培养、证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
为开创育人新局面,该工作室通过邀请测绘行业专家与学院教师共同参加教学教研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测绘装备制造企业和测绘生产企业的合作,并与企业联合开发测绘新技术课程新形态教材、共建校内外测量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开展测量横向科研项目和技术培训、合作进行发明专利及高质量论文撰写与申报等举措,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
此外,该工作室与市、区水利主管部门及国内外优秀测绘企业建立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空间,合作开发数字孪生平台底座,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服务区域测绘行业转型升级。
取得累累硕果
实现测绘人才培养新突破
依托该工作室,学校在技能竞赛、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承办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虚拟仿真技能竞赛、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地理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赛项等多项重要赛事;学生团队相继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铜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奖项;工作室团队成员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人次、重庆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8人次。
接下来,该工作室将努力打造具有标志性、示范性且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性成果,进一步提升工作室的辨识度、影响力与育人能力,培养更多具备工匠精神、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向着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目标迈进,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付孝均 张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