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救援队全力搜救地震幸存者21岁重庆听障“足球女孩”的最后扑救到2026年全国基本实现省、市、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奏响“党建+思政”协奏曲 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全民健身月将至 快来奥体中心领取“运动大礼包”!
第005版: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中方救援队全力搜救地震幸存者
21岁重庆听障“足球女孩”的最后扑救
到2026年全国基本实现省、市、乡综治中心规范化
奏响“党建+思政”协奏曲 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全民健身月将至 快来奥体中心领取“运动大礼包”!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
奏响“党建+思政”协奏曲 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确保高校始终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坚强阵地。

  近年来,重庆轻工职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特色党建品牌、创新大思政育人体系,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大思政”的协同育人路径,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

  打造“向日葵”特色党建品牌

  党建领航凝聚发展动能

  仲春的寒意尚未褪去,轻工职院人文教育学院的李同学一家因为学院党支部一行的到来而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意。连日来,人文教育学院党支部持续开展“党心暖人心”慰问活动,通过走进困难学生家中讲解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政策,把关怀和温暖送到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

  党心暖人心,人心凝动力。人文教育学院党支部的生动实践不仅彰显出党建引领的温度,更蕴含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向日葵”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构建“七色”党建工作体系,全力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聚焦党建品牌创建目标任务,人文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擦亮党建引领党旗“红”、师生服务暖心“橙”、榜样宣传闪耀“金”、思政育人生态“绿”、党群共建群团“青”、监督管理纯洁“蓝”、特色发展活力“紫”,推动党的建设与学院、学校的发展同向同行。

  学院构建“五位一体”学习机制,构筑“向阳微党建”体系,筑牢红色根基;持续优化开展“党心暖人心”“一对一”结对帮扶学生等主题活动,把师生群众的“需求清单”变成党员干部的“履职答卷”;采用“党建+互联网”模式,开展“知行学堂”“灿烂的前行”等主题活动,形成党支部乃至学院学做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构建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思想教育为延伸、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抓手的生态教育体系;开展“琢玉计划”和“成才工程”,跑出学院发展的“加速度”。

  近年来,人文教育学院发展特色鲜明、育人成果突出,成为越来越多学子来到轻工职院的优先选择。

  创新“12345”育人体系

  思政聚力培育时代新人

  促进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举措。

  轻工职院人文教育学院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探索创新高校党建与思政协同育人模式,系统推进“12345”思政育人体系,即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核心,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两个工作群体,立足第一课堂、丰富团学第二课堂、出彩实践第三课堂,把好“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四个关口,促进“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身、美育浸润、劳育淬炼”五育协同发展。

  德育铸魂,坚持立德树人。学院成立理论宣讲团,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推进“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

  智育固本,深化以智启人。学院实施“教室—实训室—宿舍”三维文化浸润工程,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搭建“专业证书+技能竞赛+双创项目+实习就业”进阶平台,助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体育强身,抓实以体育人。学院践行“体教融合”理念,构建“竞技+趣味”双轨体育育人模式。以“健康第一”为导向,实施“三走行动”,形成“以赛促练、以趣促动”的体育育人特色。

  美育浸润,加强以美培元。学院构建“美育浸润”工程,打造“课程+实践+文化”三维美育体系,通过美育通识课程、特色非遗活动等培育内外兼修的新时代青年。

  劳育淬炼,致力知行合一。学院创新“课程实践+校园服务+社会公益”三维协同育人体系,深化“思政+劳育”融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分评价体系,形成“知劳明理—习劳强技—爱劳笃行”的特色育人链条。

  “12345”育人体系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实现知识教育、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有机结合。通过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引导学院聚焦育人效果,满足学生成长、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做到“有思路、有方案、有载体、有品牌、有成果”,打造高质量思想政治育人阵地。

  数据显示,仅2024年,学院学生获校级及以上奖项近200项,全年累计开展志愿活动9次,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在重庆市“大思政课”文化育人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中,学院院长参与撰写的《核心价值主导·多维协同发展·三课堂一体化的高职院校文化育人实践》获一等奖。

  郝结林 张光春 周彦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