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今年吸引40万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全市国企党建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市属国企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渝厦高铁重庆段成功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重庆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写入重庆市政府立法计划用接地气的创作传递乡村正能量重庆发布一批应用场景九龙坡区总工会开展“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活动渝北 “劳模工匠到社区报到”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第009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力争今年吸引40万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
全市国企党建工作会议暨2024年度市属国企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会议召开
渝厦高铁重庆段成功接入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
重庆市党的建设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低空经济、智能制造写入重庆市政府立法计划
用接地气的创作传递乡村正能量
重庆发布一批应用场景
九龙坡区总工会开展“玫瑰书香”女职工阅读活动
渝北 “劳模工匠到社区报到”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3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青春“镇”能量全媒体系列报道④
“爆笑巫溪”微视频节目创始人王运林:
用接地气的创作传递乡村正能量

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

  “爆笑巫溪”团队在拍摄短视频。(受访者供图)

  精彩视频 扫一扫 就看到

  人物名片

  王运林,32岁,巫溪县文峰镇人,“爆笑巫溪”微视频节目创始人、巫溪县脸巴儿文化传媒工作室负责人。其团队创作了诸多乡土气息浓郁的视频作品,通过直播带货等形式累计助农销售超过1400万元。

  

  在巫溪,说起“脸巴儿”,“爆笑巫溪”视频中胖乎乎、衔个旱烟袋的“老头”形象深入人心,至于他的本名王运林,反而鲜有人知。

  从2017年开始涉足短视频行业,8年时间里,王运林不仅完成了从一名混凝土搅拌工到知名网红的转变,用接地气的创作传递正能量,还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助农增收。

  “草台班子”拍摄短视频,建筑工变身“草根网红”

  1993年,王运林出生在文峰镇一个小村庄,也就是“爆笑巫溪”中时常出现的“筲箕湾”,高中毕业后到河北的工地上干混凝土搅拌工作。

  2016年底,王运林回老家。“在屋头待起也无聊,总要找点事情做。”他想起打工时曾为一家自媒体创作过歌曲,浏览量超过了10万,得到了第一笔自媒体工作收入。

  王运林找到几个儿时的伙伴,说想做自媒体,拍一些巫溪的方言短剧,讲一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事。

  几个人一拍即合,凑钱购买了一台二手相机、一台电脑,“表弟张永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张漂亮’,小舅子杜贤晓艺名‘陈西就’,我脸大就叫‘脸巴儿’。”“草台班子”就这样成立了。

  第一次拍摄,王运林裹着旧棉袄在满是冰碴子的田埂上追一头老黄牛。路过的村民指指点点:“这娃儿不去打工,整天拍牛拍羊,怕不是脑子不正常?”

  晃动的画面、土得“掉渣”的方言,王运林也没想到,这则《我凭本事要回来的牛》视频,却让网友直呼“真实”,收获了10万播放量。

  2018年,短视频的浪潮席卷而来。王运林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扩充了队伍,先后把同村的村民张光和等人引入了团队。

  剧本为先内容为王,用笑声传递正能量

  “爆笑巫溪”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却迟迟没有产生收益,团队运转步履维艰。

  转机发生在2020年初。团队创作的一条短视频在某社交媒体平台播出后获得了2000元的广告分成。“这是3年来我们的第一笔收入,给了我们莫大的信心。”王运林说。

  在此后的几年里,随着团队壮大,效率提升、短视频更新频率提高,“爆笑巫溪”视频号、抖音号火了,每期视频播放量基本都能达到30万+,粉丝遍布大江南北。

  压力随之而来。

  “最难的就是创意。在线下,一个剧本可以反复演;在线上,一个创意就只能用一次。”王运林说,为了找灵感,团队成员经常蹲在筲箕湾的梧桐树下,观察来来往往的村民。

  有一次,一位大爷扛着锄头,慢悠悠地从田间归来,边走边抱怨:“又要去吃酒,人情(钱)还是借来的。”

  王运林由此创作了讽刺“无事酒”的视频,在巫溪当地引发了强烈反响,不少准备大摆宴席的村民主动退订了酒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2020年,“爆笑巫溪”与巫溪网信办合作的网络安全方言说唱,次日便被菜市场商贩传唱;《懒汉脱贫》用幽默撕开扶贫难题的切口,斩获全市党员教育片一等奖;留守儿童题材短剧《等风来》令百万网友“笑着点进来,哭着分享出去”……

  用“流量”点亮乡村,为农特产品直播带货

  2022年,全国各地以农村题材为主的自媒体博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下一步路在何方?”王运林陷入了思考。

  恰在此时,巫溪电商产业园向王运林发出邀请。“直播带货能为公司增加收入,又能帮助巫溪特色农产品打开线上销路,一举多得。”当年8月,“脸巴儿”从短视频走进了带货直播间。

  第一次直播,王运林对着镜头详细讲述老鹰茶的采摘标准、制作工艺、口感,成交了1000多单,实现销售额6万余元,首战告捷。

  王运林信心大增,组建直播团队、开设账号、寻求优质货源,将巫溪老鹰茶、牛肉干、土豆片等农特产品推向全国,截至目前,累计助农销售超过1400万元。

  在王运林的镜头里,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土味的方言、腊肉炕上的炊烟,以及一群青年用笑声“点亮”故乡的赤子之心,他说,想尽自己所能为乡村多做点事情。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