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促进“两个健康”,聚焦“五大环境”建设,迭代完善宜商生态,集聚民营市场主体22.7万户,其中民企9.7万户。2024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1240亿元、占GDP60%,民营经济税收63亿元、占全区税收50.1%。
一是打造“办事不求人、办事不见面”的政务环境。制定“办事不求人”9方面14项措施,迭代“九办”政务服务,打造园区惠企服务E站,推动846个事项24小时不打烊服务,“政务服务地图”等入选全国高效办成一件事典型案例,实现港资企业全程网办“不见面”审批,建成亲清政商关系政企交流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85%、满意率达99.9%。
二是打造“放得更活、管得更好”的市场环境。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企业开办提速80%、涉企事项一日办结率100%;对20个重点领域开展分级分类监管服务,拓展“信用+医疗”等应用场景,入选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将200万元以下政府采购项目和4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留给中小微企业,向民企发布城市建设管理机会清单18项,推动民间投资比重提高3.3个百分点。
三是打造“创新驱动、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支持民企转型升级,钢棒棒等10家企业入选2024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找钢网”西南区域总部1年营收超百亿,民营高企、科企分别新增94家、638家,均居全市前列;企业专利授权量增长16%、达4628件,获驰名商标22项,科技创新指数居全市第一梯队。
四是打造“尽享所需、尽得其便”的要素保障环境。探索低效用地再开发,大力盘活土地、楼宇等闲置资源,重点项目用地用房保障率保持100%;完善企业用工数据库和求职人员信息库,推出“就近帮”应用,满足民企12万个用工需求;加快打造产业金融集聚区,为中小微企业投放信贷额增长10%、贷款余额达2830亿元。
五是打造“投资放心、创业安心”的法治环境。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事项综合率达73%,综合评价居全市前列;创新“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执法检查扫码备案,全面强化执法监督,减少检查频次20%;推动2065家企业完成全国存量专利盘活系统入库。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市委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之举、提升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作为重中之重、促进民企转型升级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一是全力打造“西部一流、重庆最优”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对标落实并配套完善惠企强企政策,全力解决民企急难愁盼问题,确保营商环境保持全市第一梯队。二是全力提升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深入实施民企“龙头引领”、中小微企业竞争力提升等行动,力争4月底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23万户以上、民企超10万户,到年底总量达24.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6%以上。三是全力推动民企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双倍增”、数字赋能、国际市场开拓等行动计划,力争年底民营高企、科企分别达750家、4000家,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