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一系列措施实施后,效果尤为明显。在去年就业的83万余名脱贫人口中,赴省外、县外务工就业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大多数为青壮年劳动力。
除了青壮年劳动力外,我市还有近22万弱劳动力和半劳动力。我市开发出公路养护、河库巡管、助残服务等领域公益性岗位为其兜底。去年,全市公益性岗位共安置10万余名脱贫人口,有效解决了他们的就近务工问题。
与此同时,去年我市开设了685个就业帮扶车间,帮助脱贫人口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我市还培育了重庆火锅师傅、云阳面工、巴渝大嫂(家政)、开州金厨、万州烤鱼师傅等劳务品牌,进一步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持续增收。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脱贫人口县内务工人数共有近28万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