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rb/2025-02/13/011/2025-02-13-0116.jpg) |
罗南辉 |
在城口县坪坝大梁,一座简单的木质小院格外引人注目,这里是红三十三军指挥部旧址,时任副军长的罗南辉曾驻扎于此。
罗南辉,又名罗曼、罗敏。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长期从事军队工作,因其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战时点子多,能打胜仗,平时对下级、对战士也都亲如手足,体贴入微,在军中素有威望,更有“兵中之王”的称誉。
1934年6月9日,红三十三军奉命由万源转入大竹河。打下城口县后,红军第九十九师第二九五团进驻陕南镇巴以南地区,第二九六团进驻城口坪坝,罗南辉随第二九七团驻防城口歪头山。
由于歪头山山势险峻、驻扎情况恶劣,加之当地豪绅、地主早将粮食运出,或隐藏起来,致使部队吃粮非常困难。红军把手里珍贵的包谷米储存起来,准备打仗时吃,平时只吃野菜、红薯、洋芋、萝卜等。罗南辉当时在歪头山随红九十九师师部和战士们一起生活,吃的是一样的伙食。他还特别指示师长王波说:“当部队有了病号时,还是可以用包米面做点稀饭吃。”部队打入城口县时,缴获了敌人几个肉罐头,战士们舍不得吃,想送给他和师长尝尝,可罗南辉一口也没吃,最后全部转送给了后方的伤病员。
“观军者观将”,有什么样的指挥员,就会带出什么样的队伍。作为红军领导干部,罗南辉不仅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冲在最前,更是在生活中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用自身表率增强法规纪律的执行力,发挥自身“领头雁”作用,带领士兵凝聚起团结斗争的强大合力。
(记者 卞立成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