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书写发展新篇家庭医生为何普遍“签而不约”打通村民照明“最后一公里”今年营收有望超过350亿元让家庭医生更有存在感
第004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潼南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智慧书写发展新篇
家庭医生为何普遍“签而不约”
打通村民照明“最后一公里”
今年营收有望超过350亿元
让家庭医生更有存在感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短评

让家庭医生更有存在感

新重庆-重庆日报评论员 王瑞琳

  目前,家庭医生的存在感确实弱了些。这种弱,是超过一半受访者不知道家庭医生,是“签而不约”的现象普遍存在,是很多人并不认可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是薪资与考核给家庭医生带来的现实烦恼……

  家庭医生既扮演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者,也维系“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合理就医秩序。让家庭医生更有存在感,是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制的“小切口”,同样需要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存在感,来自“被了解”。了解家庭医生,不仅是了解他们的存在,还包括了解其职能、作用,了解如何与家庭医生联系等。要增加公众对家庭医生的了解,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比如,通过在社区定期举办宣传活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等,线上线下同步提高家庭医生认知度,避免其陷入无人知晓的尴尬。

  存在感,来自“被需要”。大竹林社区的陈阿姨,就很需要家庭医生周丹——周丹长期提供的慢病管理服务,帮陈阿姨把血压控制得很好。可见,家庭医生的作用,不只是治一时的急病,更在于日常的健康服务。让家庭医生成为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关键在于建立更紧密的医患供需关系,尤其是引导重点人群家庭参与。

  存在感,来自“被认可”。对于医生而言,治病救人是职业价值所在,患者的健康就是最好的价值体现。一方面,家庭医生要用专业能力赢得患者信赖。另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加大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从薪酬、考核、培训等维度助力家庭医生成长进步,让他们安心为居民健康保驾护航,收获更多肯定。

  家庭医生的存在感有多强,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分级诊疗的落实情况。当越来越多居民能够主动向家庭医生寻求帮助,当越来越多常见病、多发病被“截留”在基层,家庭医生的存在感自然会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也定会再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