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旅迎来“开门红”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重庆机场迎送旅客125.2万人次重庆市民热衷“文化过年”重庆火车站发送旅客173.9万人次潼南 文商旅融合发展 打造“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目的地
第007版:重庆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文旅迎来“开门红”
全市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重庆机场迎送旅客125.2万人次
重庆市民热衷“文化过年”
重庆火车站发送旅客173.9万人次
潼南 文商旅融合发展 打造“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目的地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2 月 0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潼南 文商旅融合发展 打造“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目的地

  “渝西山乡”特色产品直播带货活动

  “渝西山乡”年俗文化活动

  近日,潼南“涪江中国年”迎春系列活动之“渝西山乡”文化旅游活动在新春时节如期而至。活动联合渝西及四川多个乡镇以文化搭台、用发展唱戏,进一步提高新胜罗盘山“三宝”、五桂金丝楠木等潼南特色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把“渝西山乡”的资源优势转变为区域发展的优势,叫响潼南“世界宽谷 田园城市”新地标,持续助力川渝毗邻乡镇农文旅商融合发展。

  看民俗文化演出、赏山乡文化成果交流展、吃千人黑猪长席宴、逛特色年俗文化街、观山乡烟火秀……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超43万人前来观光打卡,点燃了蛇年新春的热闹氛围。

  “渝西山乡”位于潼南区南部,由卧佛镇、塘坝镇、新胜镇、五桂镇四个乡镇组成。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两条高速、两条国道纵横交错,使得这片山乡自古便是川渝交通的要塞。这里的复兴河与塘坝河蜿蜒流过,天台山与马鞍山静卧于山脉之间,仿佛一幅画卷,带着天然的灵气与诗意。山乡的自然风光旖旎如诗,恍如人间仙境。然而,“渝西山乡”的魅力不仅仅源于自然景色的迷人,它更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悠悠古道、历史村落、传统手工艺,都是这片土地上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承载着千年传承与乡愁。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渝西山乡”紧紧围绕“郊游潼南·共享田园”文旅新品牌的建设,结合资源整合与市场运作,“一盘棋”“一条线”“一起管”“一块动”的思维让“渝西山乡”的文商旅发展不再是零散的拼图,而是统一规划、优势互补的整体布局。如今,“渝西山乡”正在按照统一规划、分点打造、连线成景的思路进行全面升级,走上了一条现代化、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文商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使得这片沉寂已久的土地,逐渐焕发出崭新的生机与活力。政府的引领和市场的推动如同双轮驱动,使得山乡振兴的脚步愈发稳健,乡村的崭新面貌不断展现。

  这一切的背后,正是“渝西山乡”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刻践行。“渝西山乡”的每一寸土地都在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努力。从桑葚到小龙虾,从金丝楠木到柠檬,这片土地上的每一项资源都在被精心开发和利用,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而这种绿色产业的发展,并非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还承载着更深远的文化意义。每一项产品的诞生,都离不开这片山乡独特的文化脉络,它们是乡愁的载体,是传承的符号。

  以“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精品线”为抓手,文商旅的融合发展逐步展开。目前,该区域已推出“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精品线(一线五点)”,其中一线串联起塘坝镇、卧佛镇、新胜镇、五桂镇四个具有独特魅力的乡镇,五点即塘坝马鞍山森林公园—新胜罗盘山乡村旅游度假村—天台山古寨—卧佛马龙山吉星寺—五桂金丝楠木生态园五个特色景点。这条34公里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连接着山水与人文,也串联起了希望与梦想。每一处景点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展示,更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的完美结合,都充满着独特风味,吸引着游客驻足流连。

  不仅如此,乡村的民宿、餐饮、娱乐等产业的提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根据规划,每个乡镇都将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宿和餐饮品牌,以“一镇一宴”的方式,展示乡村的独特风味。而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短板,政府也加大了投入,完善道路、停车场、厕所等配套设施,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

  在文商旅融合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文旅的元素与商业的力量交织在一起,既保持了乡村的原生态风貌,又通过现代商业化运作,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这种文商旅融合的模式,不仅为“渝西山乡”的振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渝中部崛起和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等历史机遇,当前,“渝西山乡”正在借助区域合作的优势,打造以文商旅为核心的产业链条,推动全域旅游的快速发展。通过资源整合、品牌打造、市场推广,“渝西山乡”逐渐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它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在未来,“渝西山乡”将继续依托独特的地理优势与人文底蕴,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与全面推进,开通“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环线公交车,建设5个小型旅游景点停车场、3处以上露营基地,依托潼南南部自然风光、人文旅游资源,做到“月月有耍事,季季有活动”,努力把“渝西山乡·乡村旅游精品线”建设成为川渝地区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王静 刘廷 图片由潼南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