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qrb/2025-02/06/003/2025-02-06-0032.jpg) |
2月3日,南滨路上,市民在欣赏无人机表演。特约摄影 郭旭/视觉重庆 |
建设现代化新重庆,唯有只争朝夕,方能不辱使命。
2月5日,节后上班第一天,重庆市委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新使命新任务,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渝视察,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要求在发挥“三个作用”上展现更大作为,由此标定了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中的历史方位,并指明了重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坐标。
此后召开的重庆市委六届五次全会,迭代升级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目标体系、工作体系,并系统制定了加快打造“六个区”的施工图。今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将“六个区”写入2025年总体要求。
从“六个区”升级为此次大会提出的“六区一高地”,背后有何深意?全力推动总书记殷殷嘱托在重庆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今年重庆要怎么干?“新春第一会”上释放出的信号引人关注。
“六个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在“新春第一会”上,袁家军书记指出,党的二十大特别是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以来,全市上下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六个区”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把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实在巴渝大地上,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呈现新气象。
以产业经济为例,2025年央视春晚上,700多辆“重庆造”赛力斯汽车通过智慧灯光系统组合变幻出超过100种配色和图形,展现了重庆向新前行的活力和构建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力。
赛力斯的精彩表现,是重庆汽车产业数智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2024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95.3万辆,较上年增长90.5%;主流新能源汽车单车价值达到23.6万元,较上年提升7.3万元;20万元以上的主流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48.3%,较上年提升21.6个百分点。
产业经济高歌猛进,区域经济同样精彩纷呈。
渝中区,2024年引进首店113家、累计达523家,包括首店在内的“四首经济”,直接推动解放碑中央商务区夜间消费规模居全国商圈之首,经济密度、投资强度和消费热度均居全国中心城区前列;
合川区,通过“链式招商”,为落户企业提供“招落建投”全过程服务,将办结时限缩短30%以上,一年引进45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
渝北区,2024年研发投入接近130亿元,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5.6倍,预计到2027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渝北工业”。
2024年,重庆GDP达到32193.15亿元、增长5.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2%、8.1%,市场预期和社会信心不断增强。
在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同时,重庆也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如今的重庆,700多公里山城步道串起了山与水、人与城,200多个“口袋公园”点缀着城市。
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7年保持为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4年在325天以上,长江“十年禁渔”3年来监测到的鱼类增加了1倍多。“开往春天的列车”、白居寺大桥“星际穿越”、洪崖洞的璀璨灯火,这些市民身边的生活场景,成了游客“打卡”的城市风景。
重庆还持续创新高效能治理,加快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数字重庆建设让管理和服务直达基层,新生儿上户口、市民办社保、企业开办等事项实现网上办,遇到危岩地灾等突发事件,信息直报市级指挥中心、指令直达基层网格员,全天候城市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带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目前重庆累计设立外商投资经营主体超过7200家,在渝世界500强企业达到319家,各类经营主体的活力不断增强。
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直辖市,重庆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在连接东西、沟通南北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等多重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
“‘新春第一会’上提出的‘六区一高地’,最根本的逻辑是基于重庆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丁瑶认为,当前,重庆工业化进程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过渡阶段,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70%,2024年经济总量突破3.2万亿元,人均GDP首次超过10万元,重庆从内陆城市成为开放前沿。重庆正处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迭代升级“六区一高地”建设体系构架,奋力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标志性成果,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同时,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身,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谋求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难度不小。
在丁瑶看来,重庆主城都市区与渝东北、渝东南之间,主城都市区中中心城区与渝西片区、渝东新城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较突出,在推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和实现全市协调发展上任务艰巨。
其次是创新创造能力任务重。重庆有一定的科教资源,但在科技创新投入、高端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还有差距,需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以支撑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
再次是内陆开放竞争激烈。作为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南内陆城市,重庆亟需在提升开放平台能级、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
“重庆聚力打造‘六区一高地’升级版,正是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深刻内涵,迭代升级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目标体系工作体系的关键之举。”重庆三峡学院院长李敬表示。
推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在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大显身手
征途漫漫,实干为要,关键在人。
“新春第一会”强调,要推动新时代市域党建新高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一起抓、发展短板和干部短板一起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激发创造性张力,在纵深推进现代化新重庆建设中大显身手、争创一流。
会议强调,要持续健全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迭代升级指标体系,完善结果运用机制,构建高效运行机制。要深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打通整合党政机关各项职能、提升整体智治多跨协同水平,常态化开展“三服务”,全面彻底干净肃清流毒影响,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扎实推进清廉重庆建设。
会议还强调,要注重在促改革、谋发展、强创新、惠民生、保平安等重大任务一线发现和识别干部,完善科学完备的实绩考核体系,加强理论武装和实践锻炼,引导各级干部积极投身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推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奋进者姿态,重庆要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思想纪律作风建设,树立鲜明实干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能上能下机制,坚持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李敬表示。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一季度是全年工作的风向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干字当头,锚定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面紧起来动起来,树立“项目为王”理念,聚焦投资实物量强化重点项目调度,聚焦稳产扩产强化重点企业服务,加强用工用能、资金土地等要素支撑,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营造快马加鞭、只争朝夕的浓厚氛围,奋力夺取一季度“开门红”和全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