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实争先、苦干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第004版:聚焦市两会 奋力谱新篇
上一版 下一版 
唯实争先、苦干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唯实争先、苦干实干,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
——2025年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2024

  ●2024年是重庆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重庆视察,赋予重庆新使命、新定位,标定了重庆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中的历史方位,指明了重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坐标,给全市干部群众巨大信念引领和磅礴奋进力量

  ●突出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

  ●在抢抓机遇中拼搏进取,在攻坚克难中奋楫前行,在积厚成势中赢得主动

  

  做好4方面工作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产业结构向新向优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动力活力加速释放

  城乡治理水平稳步提升 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主要经济指标

  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亿元、增长5.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8%

  工业投资、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1.2%、8.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6%

  

  抓10项主要工作

  1、抓战略担使命增势能,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贡献度持续提升

  积极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质增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

  2、抓制造优服务强链群,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持续壮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提速发展、实数融合全面深化

  3、抓教育兴科技育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迸发

  教育强市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4、抓投资扩消费稳增长,经济发展质效逐步提升

  有效投资持续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恢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

  5、抓改革强攻坚促突破,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数字重庆“1361”整体构架迭代完善、“三攻坚一盘活”取得积极成效、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重点领域改革有序推进

  6、抓开放拓空间聚资源,枢纽节点优势更加彰显

  开放平台能级提升、外贸外资结构向优、国际交往能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

  7、抓城乡促融合提品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

  城市建设治理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深入推进

  8、抓环保优生态促转型,美丽重庆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9、抓民生办实事暖民心,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就业社保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一老一小”得到更多关爱、卫生健康服务保障不断完善、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10、抓安全防风险保稳定,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力有效

  

  2025年,做好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部署,紧扣做实“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建设“六个区”,确保国家重大战略落地见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抢抓国家超常规宏观政策机遇,着力提振发展信心,着力扩大内需,着力稳住楼市,着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重庆、法治重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

  进出口总额保持正增长

  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左右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

  ●深刻领会“必须统筹好”的五对重要关系

  ●牢牢把握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

  ●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

  ●推动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再上新台阶

  

  聚力抓好8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打造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在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展现新担当

  1.唱好新时代西部“双城记”

  迭代实施“十项行动”“四张清单”。推动双核联动联建和成渝中部崛起。创新川渝合作机制

  ■协同推进320个川渝共建重点项目。提质发展35个川渝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2.全方位扩大内需

  提高投资效益。大力提振消费。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加强璧山机场等前期工作。新实施1500个工业技改项目

  3.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大做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大力发展AI手机、AI PC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促进优质教育提标扩面。促进科技创新提档升级。促进人才引育提质增量

  ■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科技型企业突破7.5万家

  二、聚力打造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在服务国家向西向南高水平开放中培育新优势

  1.加快构建现代化集疏运体系

  提速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完善“五型”国家物流枢纽功能。推进产业、物流、经贸融合发展

  ■常态化开行“中老泰”图定班列。投用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

  2.加快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

  持续推进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做优做强两江新区、高新区、经开区等开放平台

  ■加快推进生命科技城等项目

  3.加快打造国际经贸合作中心

  着力稳外贸。着力稳外资。着力建设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

  ■深入实施“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加大对欧洲等重点地区招商引资力度

  三、聚力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在探索首创性、差别化改革上实现新突破

  1.推动形成数字重庆基本能力

  提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基础支撑能力。提升三级治理中心贯通实战能力。提升六大应用系统服务治理能力。提升基层智治体系执行能力

  ■建强AI能力底座,加快拓展AI赋能综合场景,推出更多便民利企典型应用,提高核心业务数字化履职水平,力争今年4月贯通实战应用超过200个、年底超过260个

  2.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建立政府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持续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

  3.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明晰国企使命任务、功能定位。加快国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理顺国企权责关系、评价体系。强化央地合作、“三企”联动

  ■增强国企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

  4.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增强惠企强企政策实效。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条例

  5.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探索建立区域市场一体化评价机制

  四、聚力打造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示范区,在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上创造新经验

  1.系统优化城镇体系

  强化中心城区高端要素集聚能力。推动渝西地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渝东新城。推动渝东北片区绿色发展。促进渝东南片区文旅融合

  ■培育市域副中心城市

  2.实施城建“六大攻坚行动”

  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实施提升轨道交通分担率攻坚行动。实施排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实施城市片区更新攻坚行动。实施城中村改造攻坚行动。实施两江四岸整体提升攻坚行动

  ■加快科学城隧道、宝山大桥等项目建设。建成6号线东站段、4号线西延伸段。推进15个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示范项目

  3.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率先在中心城区构建市级统筹、一贯到底的体制机制。办好流动摊贩潮汐摊位、“渝城护学”、“渝城助医”等群众身边事

  五、聚力打造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推动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发展上探索新路子

  1.迭代实施乡村振兴“四千行动”

  实施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实施千亿级生态特色产业培育行动。实施千万农民增收致富促进行动。实施千个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

  ■发展智慧农业等新形态。力争巴渝和美乡村达标覆盖率达到60%

  2.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探索特大镇经济社会管理权限赋能改革。有序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3.协同推进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建设三级为农服务中心

  六、聚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在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上实现新作为

  1.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实施幸福河湖建设“百千行动”。实施空气质量改善行动。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建设全域“无废城市”

  ■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保持在Ⅱ类。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38天以上

  2.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

  ■打造科学绿化示范市。健全长江“十年禁渔”长效机制

  3.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推动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

  4.完善生态文明管理体制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深化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七、聚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市,在传承城市文化、滋养城市文明上开创新局面

  1.深化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弘扬坚韧、忠勇、开放、争先的城市精神

  2.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新开工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利用项目。迭代升级西部国际传播中心

  3.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力争全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增加值均突破1450亿元

  八、聚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取得新成效

  1.多措并举抓就业促增收

  ■深化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

  2.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3.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推进西部医学中心建设。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打造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4.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

  ■稳妥推进生育津贴即申即享。引导符合条件的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

  5.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重庆

  ■强化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重大风险防控。深化食品药品安全数字化监管

  

  接续办好15件重点民生实事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011万平方米

  ●建设100个口袋公园、10座体育公园

  ●启动中心城区交通堵点乱点分类治理60处

  ●加装农村公路安全护栏4000公里

  ●完成50个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项目

  ●为200万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评

  ●实施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

  ●建设24个“渝好空间”项目

  ●建成14个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打造20个“标准化菜市场”

  ●整体提升100所学校、50家医院周边环境

  ●为未成年人提供假期公益托管服务12万人次以上

  ●新增及优化调整公交线路60条以上、新增小巷公交等微循环线路10条以上

  ●实施165个农村饮水水源保障工程和25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在公共场所布局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救护设备100处以上

  

  持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以政治铸魂淬炼忠诚

  ●以依法行政护航发展

  ●以改革创新提效增能

  ●以实干担当争先创优

  ●以为政清廉取信于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