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部新城 |
|
萌动儿童乐园 |
|
綦江区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指挥大厅 |
|
潮汐摊区留住城市烟火气 摄/杜浩 |
|
巨龙广场口袋公园 |
城市之大,动辄以千万人口来论;而治理之小,往往是一街一巷、一门一户的“天大的小事”。
近年来,綦江区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围绕城市管理治理的难点痛点,通过口袋公园建设、智慧环卫一体化和数字化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等创新举措,紧密结合民生需求,推动城市治理向精细化、智能化迈进。
从人性化的“口袋公园+”模式,到“扫得精、扫得细”的环卫管理,再到智慧城管平台的高效运作、刚柔并济的执法管理,綦江正让每一条街道都成为城市文明的承载地,每一处绿地都成为市民幸福诗意的栖息地,真正实现了以精细治理提升生活品质,以智慧创新回应民生期盼。
一个公园的崭新亮相 “口袋公园+”绣出群众诗意生活
晨光熹微,在綦江区文龙街道版画广场口袋公园内,老人们围坐在棋牌桌旁切磋棋艺,一群孩子在一旁嬉戏玩耍,绿植掩映间,市民们或运动或小憩。这里不仅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城市绿地,更是一座散发着綦江文化气韵的“城市文化客厅”。
以建设“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近年来,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大胆探索“口袋公园+”建设新模式,坚持“见空布绿·见缝插绿”,将原本被忽视的边角地改造成一片片绿意盎然的城市休闲空间。截至目前,綦江已建成20个口袋公园,新建、改建公园面积达48880平方米,三年建设30个口袋公园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版画广场口袋公园正是这一探索的典范。作为綦江版画文化的缩影,这座占地4000平方米的公园以文化为魂,巧妙融入艺术与生活元素。公园分为文化复合区和艺术传承区两大部分,既满足市民健身娱乐的日常需求,又通过户外课堂、艺术创作空间将綦江农民版画文化生动呈现。
这片绿地的成型离不开“量身定制”的用心。在公园规划建设过程中,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广泛征集市民意见,通过院坝会、座谈会等形式累计收集建议150余条,并在选址、功能设计、景观布置等方面充分吸纳落实,在细节上体现了人性化的考量。正是这些源于民意的设计,让“出门见绿、转角入园”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綦江的口袋公园不仅绣出城市的精致,还为乡村振兴注入绿意。在推进城市绿化的同时,綦江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全区21个镇街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公园。从赶水镇桥城主题公园到篆塘镇滨河公园,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绿色空间拔地而起,累计新增绿化面积12.6万平方米,让百姓在诗意田园中拥抱绿色生活。
每一座口袋公园,都是城市的一张名片,更是市民生活的一抹亮色。綦江正通过一座座“小而美”的公园,勾勒出全民共享的生态画卷。
一把扫帚的升级焕新 “智慧环卫一体化”打造洁净城市环境
清晨六点,薄雾还未散尽,綦江区九龙大道的环卫工人正操控着一台新型清扫车缓缓驶过繁忙的街道。车后的喷水系统将灰尘压在地面,紧随其后的自动清扫装置将道路扫得一尘不染。一把扫帚的升级背后,正是綦江区城市管理者用智慧与创新托起的洁净希望。
去年以来,綦江区以“环卫一体化”为抓手,启动了一场刀刃向内的深度改革。通过优化整合,城区原本9家保洁公司整合为两家成熟化、科技化的企业,覆盖区域达到422万平方米。在这场改革中,智慧化成为高频词。自动清扫车、智能化垃圾收运系统等一系列设备的投入,使环卫工作不再是单纯的人力堆叠,而是高效、精准的城市清洁系统。
改革的背后,是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綦江区城市管理局以《綦江区智慧环卫作业一体化项目实施方案》为蓝本,将治理目标从“扫干净”延伸到“扫得精、扫得细”。方案明确了“环卫专业监督+创建办考核+上级考核+属地(街道、社区)+业主单位+社会评价(义务监督员评价)”六位一体监督考核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为打造城市洁净底色注入了长效动力。
现在,漫步在綦江区各个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街面洁净度显著提升,垃圾死角和乱堆乱放现象几乎绝迹。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清扫效率,也极大降低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与此同时,“智慧环卫云平台”上线运行,实时监测环卫作业数据,让每一处角落的清洁状况都能“看得见”。
从“一扫而过”到“一尘不染”,綦江区用智慧环卫实践了一种更为精细、科学的城市管理模式。未来,綦江区还将继续推进“一体化”制度化、常态化,延伸管理触角,提升作业水平,以更加精细的管理和更加智慧的手段,为市民群众打造一座洁净、舒适、宜居的文明之城。
一个平台的智能提升 智慧城管加速赋能城市运行效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提升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已成为现代城市治理的重要课题。在这一背景下,綦江区以智慧城管为核心,积极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成功打造了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能治理系统。这一平台的构建,不仅标志着传统城市管理模式的升级,更为城市精细化数字化治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自2023年1月启动建设以来,綦江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经过多次迭代与优化。目前,平台通过整合市、区两级数据资源,实现了智慧城管的全覆盖,搭建了涵盖市政、园林、环卫、执法等多个应用系统的统一平台,确保了各类城市管理事务的数字化、系统化运转。平台通过对视频监控的智能分析、物联感知的实时监测以及大数据的深度挖掘,为城市管理提供了精准决策支持,助力提升了应急响应与问题处置的时效性。
在这一数字化平台中,智慧公厕系统成为智慧城管的代表性应用之一。借助于物联感知技术,綦江区在城市多个公厕设置了智能化监测设备,实时跟踪公厕的使用情况、设施状态及空气质量等数据。例如,当公厕设施出现故障或空气质量下降时,系统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职能部门,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与此同时,綦江区智慧城管平台还特别注重智能化设备的互联互通,构建了多个物联感知场景。在智慧路灯系统方面,通过对路灯的智能化管理,平台能够根据实时数据调节路灯亮度,优化能源使用,并在需要时进行远程故障检测和处理。这一系统的实施,不仅节约了能源,还提高了市政照明设施的管理效率。
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高度集成的指挥协调系统,尤其是在AI视频智能分析模块方面。通过该模块,平台能够实时对视频监控中涉及城市管理的63类问题进行智能识别与协同处置,从而将传统的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发现、精准处置的高效模式。AI系统的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问题发现的效率,也缩短了城市管理中的应急反应时间,使得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得以快速响应和高效解决。
此外,平台还建设了多个专门的监测子系统,涵盖了如窨井盖监测、危险源监测、森林防火监测、地质滑坡监测等领域,通过在城市关键节点部署传感器,平台能够实时采集各类环境与设施数据,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全面的决策依据。这些系统的精准监测与智能调度,为提高城市治理能力、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一支队伍的刚柔并济 执法效能创新提升共绘和谐图景
每天上午,在綦江区电力街的星光广场潮汐摊区,各个摊位一字摆开。“自家种的橘子,味道特别甜!”摊主彭贵昌笑着向顾客推荐。而在他的摊位前,菜农们的摊位上整齐排列着新鲜的白菜、萝卜和洋芋,热卖的场面让周围的市民络绎不绝。
据悉,星光广场潮汐摊区容纳了200多个摊位,从早上7点到11点,摊贩们可在这里自由摆摊,售卖各种新鲜的农产品。綦江区城管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设立固定的潮汐摊区,摊贩们不再随意占道,既保障了他们的经营需求,也维护了良好的市容环境。”
然而,精细的管理背后,是一整套系统化的治理理念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綦江区城市管理局的“三定三问”执法工作思路为这一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限”,这一思路推动了精准高效的治理体系,真正做到治理无死角,服务无遗漏。针对潮汐摊区,城管执法人员不仅负责监管摊位的合理布局,还要引导摊贩合理设置经营区域,既不扰民,又能满足摊贩的生计需求。每一名执法人员都有明确的责任范围,按时巡查,处理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对于摊贩管理中存在的任何问题,执法人员要求摊贩在规定时限内整改到位。限时整改的做法,使得摊贩管理更加高效而有序,避免了市场环境问题的积压,也确保了市容的长期整洁。
精细化管理远不止于此。针对废弃油脂监管整治,綦江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成立了专项整治小组,全面加强对餐饮单位的监管。截至目前,执法人员已检查了近2000家餐饮单位,依法查处了若干违法行为,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果。
在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方面,綦江区通过源头管理和严格执法,确保建筑垃圾的规范运输和处理。针对扬尘污染,切实加强了对建筑工地的监管,实行实时视频监控,并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强化渣土运输车辆“三定”监管,坚决打击抛撒滴漏、随意倾倒等违法行为,确保城区环境的清洁整齐,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
通过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綦江区城市管理局展现出了“柔性执法、刚性监管”的完美结合。不仅注重了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还确保了政策的执行不打折扣。
“当前,我们正有序推进城管执法‘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实现一站式执法服务,提升执法效率与服务质量。”綦江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不断创新执法模式、优化管理手段,綦江区城市管理局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刚柔并济”的执法理念。未来,綦江区将继续以柔性化的服务和刚性化的监管为两翼,推动城市管理迈向更加科学、高效、温暖的现代化治理新阶段,让市民共享更整洁、更宜居、更有温度的城市环境。
贺娜 杨晨 赵袁圆 图片除署名外由綦江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