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出租车,因其明黄色的外观、穿行在山城路桥上的“英姿”,被人们称为“黄色法拉利”。这两年,人们能发现一个现象:“黄色法拉利”中的新能源车,占比变高了。
这不是感觉,而是现实。作为全国首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重庆一直在推动出租行业新能源汽车普及。本报近日报道:在2024年,全市就新增更新纯电动出租车3500多辆,新能源电动出租车占比超过四成。
从传统能源车到新能源车,“黄色法拉利”向新能源的转身,能带来许多启示。
启示一:投石问路找痛点。对出租车行业而言,用一纸行政命令强行推动车辆的新能源化,显然速度最快。但出租车是司机的重要生产工具,如果搞“一刀切”,很可能损害司机的利益。重庆选择在中心城区投放200台新能源车,投石问路。这一问,就问出了效果:许多司机明知新能源车成本低却仍不愿换,是因为新能源车的里程短板、充电时长、冬季续航等问题影响收入,就算有购车补贴,贸然换“新”也似乎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启示二:对症下药解决问题。难题摆在眼前,不解决,出租车的新能源化就推不动。等电池技术进步?等不及、变数多。加大补贴?不现实、难长久。难点交错,取其要点,换电方案成了最优解。通过建立换电站、推出换电车型、提供自动化服务等措施,司机们发现:换电模式速度快、效率高,“抢”出来的时间说不定又能多跑一单。司机得到了实惠,运营公司看到了趋势,就这样,出租车的新能源化从“要我开”的被动选择,变成了“我要开”的主动选择。
启示三:政策发力行稳致远。为了达成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目标,重庆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换电产业发展政策,如提供补贴、引进头部企业等。良性的政策激励,让换电站数量更多、分布更合理,也让司机们看到了新能源化的巨大优势。加上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雄厚基础,以及我国“三电”技术的持续迭代,重庆出租车行业的新能源转型只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黄车挂绿牌”将成为常态。
“黄色法拉利”新能源化背后,还有很多门道值得挖掘,如产业升级、城市管理、绿色交通等。许多事情看起来难,其实也跟重庆出租车的新能源化相似——只要做得巧、做得实、做到极致,也能成为一道景观、一种富有辨识度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