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土特产”勇闯“时尚圈”
第011版:乡村振兴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重庆“土特产”勇闯“时尚圈”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01 月 0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花椒面膜、蜡梅香水……
重庆“土特产”勇闯“时尚圈”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江津先锋镇花椒种植户在采摘九叶青花椒。(资料照片)通讯员 周林尊 摄/视觉重庆

  青花椒护手霜。(受访者供图)

  1月4日,北碚区静观镇的中国静观蜡梅博览园,赏花的市民游客纷至沓来。记者 李雨恒 摄/视觉重庆

  研发人员在检测和研究蜡梅鲜花的香气成分。受访者供图

  二○二四年九月二十日,潼南区某柠檬果品公司,工人在包装车间选果。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核心提示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

  眼下,不少重庆“土特产”正跨界新赛道、注入新元素,变得越来越“潮”,产品附加值得到极大提升。比方说,江津的九叶青花椒变身面膜,北碚蜡梅花加工成独具特色的香水,潼南从柠檬中提取出果胶、精油等……

  从“土特产”到“弄潮儿”,这些摆脱了“身份束缚”的初级农产品,身价一个比一个高,不断实现“农业增效益”。记者近日从中选取了颇具代表性的青花椒和蜡梅花,探寻“土特产”如何勇闯“时尚圈”。

  

  做一盒花椒面膜用量比一顿火锅还要多

  1月2日,回到家中的渝北市民小蕾,从冰箱里拿出一片花椒面膜敷在脸上:“最近天气太干了,在外面跑一天感觉皮肤像要裂开一样,这个产品补水效果不错。”

  小蕾最近的“心头好”花椒面膜,原材料之一是产自江津区最具特色的农产品——青花椒。去年4月,该区企业露珠生物科技(重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露珠生物)推出的花椒面膜上市后,因其独特的护肤功效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目前已累计销售超过5万片。

  用花椒做面膜的创意,怎么想出来的?

  一个疯狂的想法:

  用花椒研发护肤品

  时间回到2022年,韩国露珠集团重庆化妆品工厂在江津正式投产。看着剪彩仪式上迎风招展的彩旗,露珠生物总经理何盼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

  “我们的主要业务是化妆品OEM,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代工,虽然业务量很大,但很多时候都是帮别人在加工,有没有可能在我们的产品上打上江津的印记呢?”他把想法告诉了公司的另一名负责人李可,两人一拍即合。

  他们两人均来自江津,家里不少亲戚都种当地的特产青花椒,于是二人自然就锁定了青花椒。

  “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疯狂的想法。”何盼说,“因为大家一提到青花椒就觉得嘴巴会下意识的有股麻味,做成化妆品敷在脸上,能不能成,心里完全没底。”

  但他们的想法并非完全不着边际:露珠生物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手上掌握着5000多种化妆品和护肤品配方,其中不乏植物萃取物和添加物。

  然而,研发产品的申请书呈递到企业董事长李炳旭那里,就被退了回来,理由是研发周期长,需要大量经费,且市场前景未知。

  于是,能不能拉来投资成了研发产品的关键。何李二人核算了一下研发成本,经过极致压缩也需要大约200万元。然后,他们找到江津区李市镇的花椒加工业主周洪,通过他联系上了李市镇政府,最终确定了与李市镇10个村集体企业合股的方案,后者出资70万元成为股东,解决了一部分研发资金。

  两人再次“上书”董事长:国货、国潮受到消费者青睐,在保证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可适当推出一些有地域性的产品。

  这一次,李炳旭点了头。

  一个喜人的结果:

  产品抑菌率、除螨率均达到99%

  何盼安排团队人员从全国各地购买了数十种花椒进行试验,最终发现江津李市镇九叶青花椒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效成分具有很高的配适度,可以从中萃取花椒面膜的主要成分——花椒果皮提取物。

  2023年2月,30公斤九叶青花椒产品被送到韩国世民大学肌肤临床研究中心。一个月后,喜讯传来:九叶青花椒提取的山椒素、生物碱、黄酮、柠檬烯等成分对人体皮肤有除螨、消炎、抗氧化等诸多功效,特别是山椒素,可以从多个方面减轻光损伤,在护肤品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确定大方向后,又该进入哪一个细分赛道呢?“用户最容易接受的是洗护类产品,以青花椒为卖点,也能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何盼解释,他们最终锁定了沐浴露、身体乳、护手霜、面膜等领域进行产品开发。

  为期一年的研发过程中,打样是最痛苦的。“不是性状、质地发生了改变,就是功能发生了改变。”露珠生物负责生产的朴一革介绍,“比如原本应该生产出来是膏的产品,结果生产成了水,有时候还有灼热感、刺痛感,显然不能用作护肤品。”

  经历了十几次打样后,研发产品的各种性状、功能终于趋于稳定——去年1月,木叙花椒系列护肤品通过备案,首批沐浴露、身体乳、面膜、护手霜产品生产下线。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该产品抑菌率、除螨率均达到99%。

  一个惊人的增值:

  花椒加工成面膜,身价涨了十几倍

  去年上半年,花椒护手霜、沐浴露、身体乳、面膜等产品表现不俗,试销售一个月就卖出1000多套,在小红书、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上线售卖后,每天的成交量有上千单。

  花椒面膜的问世,让研究了大半辈子花椒的江津区花椒首席专家团队成员、高级农艺师苏家奎很兴奋:“过去我们进行保鲜花椒加工时,花椒的提取物都是直接排放。现在通过技术把这些提取物重新收集起来,简直就是变废为宝啊!”

  朴一革告诉记者,100公斤花椒可以萃取出3-5公斤花椒果皮提取物以及8至10公斤花椒精油,最终可用于生产约500盒面膜。也就是说,每盒面膜的花椒用量超过200克,远超一顿火锅所需的花椒量。

  100公斤花椒能值多少钱?按30元/公斤算,不过3000元而已。而500盒面膜呢?按照该公司99元/盒的定价算,值4.95万元,增长了十几倍。

  就在上个月,按照入股协议,露珠生物为李市镇送去了5万元分红。不少拿到现钱的群众,听说这笔钱的来历后,都惊讶得合不拢嘴。

  前景看好,多方受益,何盼的信心更足了。“我准备了一个2000多万元的营销方案。”2025年伊始,他准备大干一场。

  

  蜡梅中提取香精价格超过黄金的两倍

  1月3日下午,冬日暖阳照在大地上。

  眼下,是北碚区柳荫镇合兴村的蜡梅种植大户徐钧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尤其是今年,他在卖鲜花的同时开辟了新业务,把蜡梅花采下来后进行烘干,一斤干花能卖60元。

  烘干后的蜡梅能加工成什么?

  “做香水!蜡梅提取的香精,可比黄金还值钱呢!”他说。

  做城市规划的他,接到了研发蜡梅香水的任务

  蜡梅香水的研发者,名叫张雄,今年已经57岁,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不少,这或许和他从事的设计工作有关。

  张雄的头衔很多,除了是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老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外,他还在多家美术设计机构任职,主持设计过一些重要项目的总体规划。

  一个搞城市规划设计的人才,怎么与蜡梅扯上了关系?

  “10年前我做了北碚江东片区的产业规划,其中蜡梅占了不小的比例。”1月2日,他告诉记者,“相关领导还问我,能否把蜡梅做成一个礼品,比如香水。”

  “任务接得很突然,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他笑道,虽然是和自己的专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领域,但经过分析后,他还是决定试一试。

  张雄依靠自己多年的经验判断,一个产品要想占领市场,必须兼具土生土长与文化属性两个特质,而蜡梅正好兼而有之。

  “中国人能做好香水吗?”这句话激发了他的斗志

  张雄本来认为搞定这个项目是“分分钟的事”,不想一开始就碰了钉子。

  “蜡梅的香气分子很小,挥发性强,稳定性差,这就导致香味的萃取和保存难上加难。”他说,长久的试验探索没有成功,他自己也有些泄气。

  他是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在一次工作中,遇到了一位国外的时尚大咖,对方一身名牌西装,皆是“意大利制造”,唯有香水来自法国。闲聊时,张雄问起了这个问题,对方回答:“香水就是法国文化的代表!”

  “那我能做香水吗?”张雄问。

  “中国人能做好香水吗?”

  这句话在张雄心里堵了很久,却也更激发了他的斗志。他以1000欧元/小时的价格向法国某知名香水品牌设计负责人进行多次电话咨询,之后与瑞士一家企业合作,经过近两年的研究,终于有了重要突破——通过“超临界萃取”技术,使蜡梅的有效成分提取率达到了2.7‰,也就是说1公斤蜡梅可以提取2.7克香精。

  再接再厉,张雄还与法国、瑞士、韩国的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将多种香精与蜡梅提取的香精相搭配,进行加工和调制,终于找到了与蜡梅鲜花香气更匹配的香型。

  “我们可以说是制定了全球的蜡梅香标准!”他自豪地说。

  开始新的跨界创作,推出更多“重庆味道”

  复杂工艺生产出来的蜡梅香水,售价自然不菲,主销款定价660元,仅有75毫升——这是中国香水的顶级价格。

  香水迷们一下炸开了锅:

  “本来还想尝一下鲜,没想到这么贵。”

  “挺感兴趣,但这价格真心拔草。”

  张雄也很无奈:“主要还是成本太高了。”用于加工香水的蜡梅,采摘要特别仔细,必须要完整的干花,如果带上一丁点儿其他部位,香水就会变色。因此许多花农不愿意干这个活,愿意干的也提高了要价。

  另一方面,目前一公斤蜡梅仅能够提取2.7克香精,导致蜡梅香精价格居高不下,在国际上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价格的两倍。

  然而,市场的初步认可还是给了他不少动力,蜡梅香水的主打款每年能卖出1万多瓶。他在上海豫园、成都太古里、重庆时代天街等商圈开设的线下店,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张雄还开始了新的跨界创作,如做香膏、香氛等生活美陈。“你看,这就是我即将推出的产品。”说话间,他拿出一个精致的香氛蜡烛,香气很特别,“里面融合了奉节脐橙的果皮,酉阳的青蒿叶,外包装用荣昌陶定制。”

  “它叫什么名字?”

  “重庆味道!”

  记者手记>>>

  农产品跨界既变“身份”又增“身价”

  颜安

  农产品要如何才能增效益?

  初级农产品太“内卷”,你产柑橘,我也产柑橘,大家都“打拥堂”,价格自然不高。于是有些地方开始出招,比如说永川把永川秀芽做成了啤酒,秀山把山银花加工成了山银花露,忠县用柑橘生产出了果汁,都实现了产业的增值。

  采访过程中,一名花椒加工企业老板说,把花椒做成花椒油,一家人一年都吃不了多少,但如果做成花椒啤酒,一顿饭或许就能消耗不少。

  我们还可以再打开一些思路,农产品并不是只有食材这一种用途,日用品、化妆品、护肤品都可以用农产品作原材料。

  也许很多人觉得,农产品与化妆品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农民种的蔬菜、花卉、水果,都可以通过深加工,成为化妆品产业链条中的一环。

  河南省鹿邑县让羊与香奈儿、雅诗兰黛发生了关联,靠“薅羊毛”(生产化妆刷)产生了年产值一百多亿的新产业;以琯溪柚子出名的福建省平和县,除了卖水果,还用那些个头小、发育不成熟的柚子提取柚子精油;山西省岢岚县种植的红芸豆,随着国际大牌化妆品一起打入了欧盟……

  有了“时尚圈”的加持,这些农产品的身价倍增,从而带动产业链的延长、农业生产的集成、农业产业的发展、农民群众的增收。所以,农产品跨界,应该多想一想高附加值的领域能不能与农业产生交集。

  希望这样的探索越来越多!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