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涌洞贡米基地 摄/唐磊 |
|
美丽宜居的楠木后槽小院 摄/李显彦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秀山县涌洞镇,这片隐于群山深处的青山绿水,正以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为引擎,绘制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绿意盎然的村镇风貌、欣欣向荣的产业发展、赓续传承的红色血脉交相辉映,为这片土地注入勃勃生机。
一年接着一年干,在市、县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指导下,从环境整治到功能优化,涌洞镇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里的青山绿水,不仅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底色,也书写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绿水青山添诗意
美丽乡村展新颜
清晨的涌洞,竹樱广场花影婆娑,亲子乐园欢声笑语,龙塘河畔绿意盎然。涌洞镇,这座“贡米之乡”,正以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为引擎,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蝶变。
2022年,涌洞镇被列入重庆市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名单,在市、县住房城乡建委的支持指导下,涌洞镇围绕环境整治、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三大目标,通过实施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让村镇风貌焕然一新。
主次干道整洁如新,污水管网完成雨污分流改造,“厂网一体化”运营让生活污水治理达标;房屋立面整治覆盖3万平方米,瓦面修缮4000平方米,让古老街区重焕新颜;沿河两岸整治新增滨水步道和护栏,清澈的龙塘河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以前路坑坑洼洼,河水漂着垃圾。现在路平了、水清了,连晚饭后的散步都成了一种享受。”村民陈大妈感叹道。
涌洞镇不仅在环境整治上下足功夫,还注重场镇功能的全面提升。竹樱广场、亲子乐园、文化广场等设施相继建成,为村民提供了健身、娱乐和休闲的好去处;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优化政务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更为亮眼的是,涌洞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融入文化与生态元素。依托古树、古井打造的小游园,点缀着村镇的角角落落;沿街绿化与步道相辅相成,构成了一幅绿意盎然的山水画卷。
在党建引领下,涌洞镇以群众共建为基础,推行垃圾分类、规范商铺秩序、整治违法建筑,实现了从“整治见美”到“常治常美”的转变。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让涌洞镇的“美丽宜居”不仅成为风景,更成为一种常态。
田园新景丰收梦
特色产业助增收
贡米飘香,茶园如海,川河村的小院药香四溢。产业兴旺,正是涌洞镇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今年1月,涌洞镇智能植物工厂科技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为农业现代化注入了科技力量。
这座位于古田村与野坪村交界的智能植物工厂,占地768平方米,是一个集种苗快繁、梯架雾培等于一体的智能农业项目。基地负责人任立介绍,该基地采用X架设计,可将耕作效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5倍以上,预计年产种苗32万株、番茄14.07吨、叶菜10.08吨、中药材5.63吨、盆景8000盆以上。同时,基地支付土地租金并分红10%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涌洞镇累计发展特色种植面积1.8万亩,其中茶叶8000亩、中药材7000亩、贡米3000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87%。通过“公司+合作社+大户”模式,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全年带动5000余人就业,村民人均增收15%以上。
“我们的贡米能卖到20元1公斤,去年销售额突破500万元。”新农村贡米加工厂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借助现代化加工设备,涌洞贡米远销全国,品牌声名鹊起。
庭院经济则为产业发展增添了更多活力。在川河村,家家户户的小院落种满银花、黄精等中药材,形成了“庭院+产业”的独特模式。“以前种玉米一年赚几千块,现在种药材,收入翻了一倍。”村民刘阿姨笑着说。
与此同时,涌洞镇大力推进农产品品牌化,通过举办稻花鱼节、参加武陵山商品交易博览会等活动,将“涌洞贡米”“川河白茶”“新农豆腐乳”等品牌推向更广市场。今年以来,镇里累计参与产销对接活动12场,带动消费突破500万元。
为延长产业链条,涌洞镇建成贡米集配中心、豆制品加工厂、茶叶加工厂等项目,推动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在白竹山,富硒贡米品牌远近闻名;在河溪村,白茶产业生机勃勃;在新农村,豆腐乳加工成为产业新亮点。
从梯田米到高山药,从浅丘茶到富硒米,涌洞镇的田野不仅孕育丰收,更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也是乡村长期发展的动力源。”涌洞镇负责人如是说。
红色文化耀山乡
文旅融合谱新篇
巍巍青山间,红色的记忆深深镌刻,文化的脉搏在乡村振兴中愈发鲜活。2023年11月14日下午,秀山河坝志留纪鱼化石地质文化村授牌仪式在涌洞镇河坝村举行,标志着涌洞镇迈入全国地质文化村(镇)的“挂牌筹建”行列。这是重庆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地质文化村,为涌洞镇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近年来,涌洞镇依托红军战斗遗址和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川河盖景区内,红军战斗遗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追忆峥嵘岁月,药王谷康养基地以“药膳文化”为特色,为游客提供健康与美味的独特体验;梯田观景带则让人沉浸于茶园风光与田野诗意之中。
据统计,今年以来,涌洞镇接待游客突破3万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3000万元,红色与绿色交融的旅游热潮成为村民增收的新动力。野坪村通过“三增”行动发展花圃基地,为游客提供花苗观赏和购买服务,村集体收入增长20%以上;凉河村依托民宿业态,村民年均增收超2万元。
“红色文化是精神灯塔,旅游发展是经济引擎。”涌洞镇负责人表示,通过地质文化村的创建,涌洞镇将进一步发掘文化资源优势,推动文旅融合走深走实,带动村民增收、提振乡村自信,为乡村治理注入更多活力。
涌洞镇的乡村振兴之路,是环境与产业交相辉映、经济与文化齐头并进的生动样本。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产业振兴,从红色文化传承到地质文化的创新融合,这片秀山深处的小镇正实现从“颜值”到“气质”的全面提升。
持续推进美丽宜居示范乡镇建设,未来,秀山县涌洞镇还将继续以绿水青山为基石,以红色文化为脉络,以产业发展为引擎,书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篇章。
贺娜 姚兰 徐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