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县龙溪镇 千年古村落迎来蝶变重生
第008版:区县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巫山县龙溪镇 千年古村落迎来蝶变重生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2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改造 精提升
巫山县龙溪镇 千年古村落迎来蝶变重生

  手绘谢家老屋

  手绘杨家老屋

  手绘寨子包六角碉楼

  手绘禹王宫—龙溪镇小学教学楼

  手绘苏家洋房

  手绘龙溪镇传统村落

  龙溪镇地处巫山县西北角,三县交界、两河交汇,是巫山县唯一一座保存尚好、原汁原味的古村落,相继获评第二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近年来,龙溪镇严格遵循“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合理利用”的保护发展原则,深入实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项目,通过一系列“微改造、精提升”,风貌持续提升,功能日渐完善,千年古村落迎来蝶变重生。

  精雕细琢

  旧貌换新颜

  冬日的阳光,透过古树,洒满村头巷尾,两条河水在此汇聚,欢快地流淌,老街上有镌刻记忆的老石板,也有现代化的新标识,修缮完毕的古建筑矗立其间……龙溪镇的古韵与新意相得益彰、跃然眼前。

  传统建筑是传统村落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溪镇坚决纠治大拆大建、拆真建假、失管失修、利用不当等突出问题,严格遵循古法工艺,精雕细琢,对于已经破坏或损坏的建筑和设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和恢复,确保村落的历史韵味得以延续。

  修缮后的杨氏老屋,青瓦古朴厚实,承载岁月沧桑,屋内木梁粗壮,经工匠巧手处理归位,木雕精美绝伦,聚宝瓶、摇钱树等图案活灵活现,似在讲述先辈的祈愿,重现往昔精湛技艺。重生的苏家大院同样吸睛,欧式门楣与中式庭院碰撞出独特韵味,每日引得游客纷至沓来,或静静欣赏,或拍照留念,品味历史余韵。

  在此基础上,该镇大力提升村落风貌环境,最大限度保持村落的整体格局和脉络肌理,道路两旁花卉绿植依四季更迭争奇斗艳,一个转角就是一处小景,一条小巷就是一

  处风景,一户庭院就是一道美景,整个村落仿若世外桃源,清幽雅致。

  “街有多长,楼有多长,晴不落光,雨不湿街”,这句当地俗语所描绘的美好场景,正在一砖一瓦的修复中加快重现。

  内外兼修

  宜居启新篇

  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村民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空间。

  近年来,龙溪镇坚持把传统村落风貌和现代功能元素结合起来,注重传统和现代的适度融合,不断补足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以满足新时代群众对宜居的新需求。

  曾经的泥泞小道,雨天坑洼泥泞,村民出行艰难,如今水泥路平坦宽阔,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夜幕降临,暖黄灯光照亮归途,乡村夜生活也热闹起来。

  清澈自来水通过管道流入各家,村民告别挑水苦日子。污水管网默默运作,有序收纳处理生活污水,村庄整洁干净,河流恢复清澈。

  宽敞的文化广场上,健身器材应有尽有,新建的公园、步道成为村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孩子嬉笑、老人闲聊,欢声笑语不断,电商服务站点、农家书屋等新设施纷纷落地。

  通过充分考虑村民的生产生活实际需求,不断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龙溪这个千年古镇,正阔步走进现代生活。

  活化利用

  发展探新路

  林间步道、特色民宿等新场景层出不穷;果蔬采摘、围炉煮茶等新体验丰富多彩……

  龙溪镇通过探索传统建筑保护和活化利用,创新“认领、认养、认保”等做法,鼓励村民参与,引入社会资源,加快盘活村里的老旧空置住房、闲置空地等资源,积极发展古村落农文旅融合“新业态”。

  南宋天赐城遗址变身文化瑰宝,旁的小型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出土的

  兵器、陶瓷碎片,配合详实的图文,为游客揭开抗元历史的神秘面纱;

  修缮后的六角碉楼,以庄严肃穆之姿伫立村落中央,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已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

  曾庆洪住宅作为曾经的地下党联络站,屋内陈设原汁原味,墙上标语清晰可辨,带领游客回溯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

  唯有价值重塑所驱动的内生动力,传统村落的保护才能健康持续。

  该镇不断强化农村基层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作用,鼓励引导传统村落原住居民参与和主导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新路径,持续激发村民内生动力,强化传统村落自我经营能力。

  展望未来,龙溪镇将深挖传统村落价值,持续探索在“保护中促进利用”、在“利用中得以传承”的有效保护与发展策略,持续优化产业格局,雕琢旅游精品,升级公共服务,向着富裕、文明、和谐新征程全速启航,让沉寂的古村“活”起来,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村民。

  王静 刘廷 图片由巫山县龙溪镇政府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