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读本土儿童文学作家曾维惠新作《当每颗星星闪烁时》,第一反应是书名似曾相识。
是的,蜚声世界文坛的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著名传记《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记载了10位改变世界历史的英雄豪杰,给全世界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那些金句至今流传——人类群星闪耀时,犹如夜空中最亮的星辰,引领我们穿越黑暗,探寻光明。
那么,曾经教书育人的作者,在她的这一部长篇小说中,塑造了什么样的星星,为读者奉献了怎样的故事?
小说从一群出身并成长于广州城中的少男少女的校园生活写起,带领读者走进一群职校少年的世界,看他们如何挣脱束缚,如星星般闪耀,开启独特成长之旅。初三行将毕业,父母为重点高中老师的女孩郑晓溪,文静听话乖巧,数学成绩却不温不火;酷爱钻研厨艺的女生古代,行事风风火火,成绩却不尽如人意;爸爸为服装批发老板的江一陵,自视甚高,说话尖刻,学习成绩并不优秀;作为园林工人儿子的彭畅,虽然乐观开朗、性格活泼,但考试成绩要想进入普通高中,也是比登天还难。
这些资质稍逊、在文化课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孩子,面对即将到来的初升高考试,忍受着“不努力,读隔壁”的巨大心理压力。家长无休止的碎碎念、班主任老师的苦心劝说,让他们日复一日地承受着因为成绩不理想带来的焦虑、紧张甚至彷徨无助。升学考试结束后,残酷的录取分数,让他们忐忑不安地走进“隔壁”的广岭职业高中就读……
我深感,这部小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谁人没有过懵懂、迷茫甚至叛逆的青春期校园生活?谁人没有经历过升学、考试排名、艰难择校的辗转反侧?哪一个读书人,又没有在“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煎熬下,劳心费神于书山学海?
小说的结构按学年、学期次第展开,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悉数是人们熟知的校园生活描写。再一次证明作家书写自己亲历的教育领域故事,一如探囊取物。从作品中我们看到,职高生同样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程。职高毕业时,同样可以参加普通高考。与普通高中不同的是,幼教、烹饪、汽修、护理等专业“手艺”的学习掌握,才是职高生们将来走向社会安身立命的“主课”。
当孩子们进入被社会贴上“没出息”“不努力”标签的职校后,是师长的教育、家长的引导,让职校生们振作起来,他们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认识到自身短板,进而刻苦学习,迎头赶上。当学校成立了广绣工作室,在美术上颇有天赋的郑晓溪、彭畅渐渐爱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利用课余时间跟着老师、绣工学习各种复杂的针法技法,最终用优秀的作品赢得赞誉。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职校生积极弥补学业上的差距,郑晓溪在数学老师袁卫的帮助下,每天完成额外的三道数学题而得外号“郑三题”;彭畅每天背诵“三段英文”而成为“彭三段”;古代也跟着同学补课,人称“古得九”……
小说最为成功之处,是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如女生古代,虽然学习成绩不够好,却能在做菜上下足功夫。她取微信名“古代御厨”,专注做粤菜、录视频,与粉丝们分享“喜庖厨”的快乐。进入职校后,古代选择了喜爱的烹饪专业。又如男生彭畅,入读幼儿教育班,成为众多女生中的“国宝香饽饽”。而骄傲自负、一向说话“打人”的江一陵给幼儿们讲故事《白雪公主》,却因语言生硬不被娃娃们接受,差点哭鼻子、当逃兵……
在生动有趣的校园叙事中,作者穿插了“三羊开泰”“木棉花”等故事,并用较大篇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的知识、技法,和粤菜制作的小知识,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之中。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也了解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岭南风土人情,这是小说馈赠给读者的又一礼物。
在我看来,社会中考试始终跟不上节奏的孩子,大有人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这样的人生难题寻上门来,是怨天尤人,还是另觅出路?如书中的少年们那般心平气和地接受现实,专心致志学一门专业技能,老老实实当一名新时代的手艺人,他们的成长,能让读者看到如旷野般广阔的可能性。这是阅读《当每颗星星闪烁时》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