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川区朱沱镇马道子村,颗粒饱满的再生稻稻穗。 |
|
10月28日,永川区朱沱镇马道子村种粮大户罗勇在查看刚收获的水稻。 |
|
垫江县农技人员对再生稻测产。通讯员 龚长浩 摄/视觉重庆 |
|
开州区竹溪镇开展再生稻田间技术培训。(受访者供图) |
|
8月下旬,合川区隆兴镇玉河村,机手正在抢收水稻。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记者赵伟平摄) |
10月28日,永川区朱沱镇马道子村种粮大户罗勇家的稻田上传出喜讯——经专家测产,再生稻平均亩产285.8公斤,加上7月收获的中稻746.8公斤,两季亩产合计1032.6公斤,成功创建吨粮田。
吨粮田是指每亩年产1000公斤粮食的农田。它是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和环境资源约束趋紧大背景下,挖掘现有耕地潜力,提高粮食产量,确保粮食稳定供给的重要保障。
为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近年来我市探索了“中稻+再生稻”“春玉米+晚稻”“中稻+晚稻”等多种生产模式。
其中,“中稻+再生稻”是我市吨粮田创建的重要模式,其关键在于再生稻能否增产增收。破解难题,再生稻都有哪些“再生之道”?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浅丘地带水源不足,再生稻纷纷“喊渴”
永川区临江镇普安村三社种粮大户黄泽兵种植水稻16年。此前,黄泽兵的再生稻都搞得有声有色,但今年却遭遇了“滑铁卢”。
“8月5日中稻开镰后,我就蓄留了再生稻,那个时候其实温度就偏高,好在收割当天下了小雨,部分稻桩得到及时滋润,才成功蓄留了30多亩再生稻。”他说,后面由于连续的晴热高温天气,田块的稻桩没能及时补水,影响了再生稻发芽。
大足丰禾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华彬的蓄留情况也不理想。他去年蓄留了600多亩再生稻,今年由于中稻播晚了20多天,水稻扬花时正好赶上高温干旱,“要是能早点播种,中稻或许能躲过高温伏旱,蓄留再生稻就不成问题。”说起这事,张华彬直摇头。
为挽回损失,张华彬也曾想过“借水”来灌溉稻田:“我们基地的上游毗邻玉摊水库,水源不成问题,但要购买水泵、水管等设备,不太划算;要是每天租用洒水车来灌溉,几百元一车只能浇三四亩地,费用无法承受。”
市农技推广总站粮油科科长方立魁介绍,再生稻对海拔、气候、稻田水分等要求较高,适合在水稻“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地区推广。重庆海拔300米以下浅丘区域的水稻在7月底8月初收割完后,利用秋季的温光资源发展再生稻,关键看是否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对策:
目前,重庆再生稻面积保持在100万亩,主要分布在永川、大足、江津、开州、垫江、梁平等10多个区县的浅丘地带。这些区域本来水源就相对不足,如果遇到类似今年的持续高温天气,蓄留再生稻就成了大问题。
为解决极端天气下的灌溉水源问题,目前我市正掀起新一轮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大会战。同时,开州区、北碚区等区县已第一时间对全区的山坪塘、水泵站进行摸排检修,确保来年水稻生长不再“喊渴”。
中稻机收碾压部分稻桩,影响再生芽萌发
有人因为灌溉水源不足而烦恼,也有人因为水稻机收与再生稻的矛盾而伤神。
70岁的开州区竹溪镇平溪村村民曾云清种有5亩水稻,其中有3亩蓄留再生稻。2015年当地推行水稻机收,“机收省时、省力、省钱,但会碾压部分稻桩,影响再生芽萌发与生长。”曾云清说。
他进一步解释,人工收割虽然保证了稻桩的发芽率,但成本高、效率低。比如说,一亩再生稻能增收600元左右,而人工收获一亩水稻的成本也需要将近600元,收益和成本几乎抵消了,明显不合算。但是如果使用机收,再生稻又至少要减产20—30%,所以对曾云清来说是个两难之选。踌躇多时,他将今年再生稻面积缩减到1.5亩。
机收对再生稻蓄留造成的影响,在各地都有体现:
璧山区水稻机收面积达95%。“一般来说,机收过后,有不少稻桩很难发芽。”该区农技站负责人说,永川区今年蓄留的20万亩再生稻中,有近20%被收割机压倒后,再生芽没能生起来。
对策:
水稻机械化收割是大势所趋,针对机收影响再生稻蓄留的难题,我市已着手研究农机与农艺配套的问题。比如在稻田中预留碾压行,可以降低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损失率,促进再生稻正常萌发,进而实现再生稻的稳产增产。
同时,我市也在加强再生稻机收专用机型的研发和改造,降低机收碾压率,使再生稻真正成为一季稳定的粮食,力争将亩产从150公斤提升到200公斤以上。
再生稻尤其“娇贵”,农民技术掌握有困难
再生稻省去了育秧、移栽、翻地等环节,是否意味着管理更容易?
答案是否定的。78岁的韦先恩是开州区竹溪镇竹溪村五社村民,早在2002年他种植的再生稻产量就达586.5公斤,创下了同纬度地区的再生稻世界纪录。当年,通过市区两级专家现场测产,韦先恩的中稻和再生稻两季亩产达1019.36公斤,就已成功实现了吨粮田目标。
“要想再生稻产量高,还是要精耕细作。”韦先恩说,他搞了30多年的再生稻,摸索总结出他所在区域种植再生稻的一套标准:4月10日左右移栽中稻,8月10日中稻必须完成收割,才能让再生稻躲过伏旱;中稻收割前一周和再生稻发芽后一周,需增施10公斤有机肥,补充营养……
韦先恩的这套再生稻种植技术标准,已经在开州竹溪、中和、临江等11个乡镇、街道推广。在他的带领下,当地已建设优质再生稻绿色高质高效核心示范片一万亩。
但很多农户对再生稻的管理做不到如此精细化,大足种植户张华彬就是其中之一。
“有一年收完中稻后没多久,稻桩就自生自长发了芽,没想到,当年还收获了亩均100多斤的稻谷。”正是这次意外之喜,让张华彬开始蓄留再生稻,但因为产量不高,他也没有很上心,只是抱着“有就收,无就丟”的态度,任其野蛮生长。“因为除了收割后蓄水施肥,我们也真不知道怎么管理,零星的种植基本就是‘望天收’。”张华彬说。
市农技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再生稻跟中稻相比更为“娇贵”,如果头季稻播晚了,再生稻在开花期遇到低温,就会影响结实;头季稻的栽秧密度、施肥管理、稻田水分管理、留桩高度不合理,也会影响再生稻产量。正因为其技术要求较高,不少农户并没有熟练掌握,以至于产量始终提不上去,发展积极性不高。
对策:
我市将全面推广水稻适度密植、追施粒芽肥、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高产集成技术,进一步提升水稻再生能力。此外,还将整合科研院所、高校等科技力量进行协作攻关,开展再生稻专用品种选育和区域布局研究,筛选再生力强、两季兼顾、抗逆性和适应性好的再生稻主导品种。
相关新闻>>>
川渝共建2万亩“中稻+再生稻”示范基地
本报讯(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伟平)记者从市农科院获悉,日前川渝两地水稻专家携手,在两地中稻—再生稻毗邻带共建2万亩“中稻+再生稻”基地,开展优质丰产高效技术协同创新推广,携手创建吨粮田。
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及气候条件,川渝两地水稻栽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再生稻成为了两地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有力措施。据了解,川渝中稻—再生稻栽植历史悠久,目前四川再生稻蓄留面积近550万亩、重庆100万亩,是全国再生稻五大适宜区之一,总产量超6亿公斤。
据悉,川渝毗邻区中稻—再生稻产能提升技术协同推广示范面积共2万亩。包括川南渝西浅丘平坝区(四川泸县、合江县、隆昌市、富顺县、宜宾市和重庆市永川区、大足区、铜梁区、荣昌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区(四川达州市和重庆市开州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四川开江县和重庆市梁平区、垫江县、长寿区)。其中,四川1.2万亩,重庆0.8万亩。
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依托2万亩“中稻+再生稻”示范基地,川渝两地将积极促进再生稻优良品种、机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进一步挖掘中稻—再生稻产能。同时,两地农科院所将基于共同研发的“长江上游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机理及模式研究与应用”,分别以永川区来苏镇、泸县潮河镇为基地,开展具有西南特色的中稻—再生稻产能提升协同创新研究与示范。
此外,两地还会对其他几个川渝毗邻区进一步调研摸底,就中稻—再生稻技术协同创新推广开展深度合作,力争到2030年,重庆再生稻种植面积从现在的100万亩提升到150万亩,单产水平由100公斤左右提升至250公斤。
记者手记>>>
发展再生稻需算好三笔账
吨粮田早已有之。早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不少地方就开始创建吨粮田。对于重庆而言,零碎、分散和坡耕地本来就制约了粮食产量的提高,随着种粮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又对再生稻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而影响到了吨粮田的创建。或许正因如此,我市的再生稻面积,从过去的150多万亩下降到如今的100万亩左右,从单产最高的500多公斤,跌到亩均100多公斤。
近年来,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我市再次把再生稻作为创建吨粮田的重要生产模式之一,大力推进。新时代创建吨粮田,要算好三笔账。
首先要算好生态账。在“双碳”背景下,粮食增产绝不能走以前大水大肥的资源消耗型老路子,而是要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比如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资源,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实现农作物精准养分管理,以最小环境影响和生产成本,获取最大产量,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算好经济账。为创建吨粮田,市农技推广总站探索了“春玉米+晚稻”“中稻+晚稻”等生产模式,试验效果不错。但是,多种一季粮食需要重新育秧、栽秧,翻地、管理等工序,扣除生产成本后只是略有盈利,也许会对农户的生产积极性造成影响,需要进一步算好细账。
最后要算好长远账,通过品牌赋能稻米价值的提升。比如开州成功打造了“开州再生稻”区域公共品牌,通过标识、包装让再生稻变得更有商品属性。目前,大足、江津、铜梁受权使用其品牌,抱团发展再生稻,如今再生稻优质米的零售价达到了10—15元/公斤,当地农民蓄留再生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