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叙利亚政局剧变为哪般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守好生态和发展底线 绘就“美丽涪陵”新画卷我市绿色小微企业评价指标规范正式发布 街边小店也能参与绿色评级
第005版:时事
上一版 下一版 
房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
叙利亚政局剧变为哪般
巴黎圣母院重新开放
外资金融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守好生态和发展底线 绘就“美丽涪陵”新画卷
我市绿色小微企业评价指标规范正式发布 街边小店也能参与绿色评级
    
 
重庆日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4 年 12 月 0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房地产市场走势怎么看
——当前中国经济问答之六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王优玲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走势备受各方关注。

  从中央到地方,一揽子政策密集推出,释放出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强烈信号。在各方努力下,市场预期和发展信心提振效果如何?市场出现了哪些变化?

  (一)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后,多部门打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组合拳”,概括起来,就是“四个取消”“四个降低”和“两个增加”。各地特别是一线城市纷纷调整优化房地产市场相关政策,力促市场回暖。

  这一套政策组合拳效果怎样?我们观察几个关键指标。

  看销售面积——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至10月,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5.8%,降幅比1至9月收窄1.3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0.9%,降幅比1至9月收窄1.8个百分点。

  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签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新建商品房交易网签量同比增长0.9%,连续15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总量同比增长3.9%,连续8个月下降后首次实现增长。

  看先导指标——

  观察房地产市场活跃度,除了销售量,还有两个先导指标:一手房的到访量,二手房的带看量。

  记者近日走访北京、上海、南昌等多地房地产中介机构了解到,不论在工作日还是周末,都有不少客户来签约洽谈,签约室里常常坐满讨价还价的买卖方。一手房的到访量、二手房的带看量也有明显增长。

  看市场预期——

  信心重于黄金。随着销售面积回升、先导指标提升,消费者对房地产后市的信心也得到增强,市场预期出现好转。

  根据PMI调查,10月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指数比上月回升2.5个百分点,市场预期指数回升1.8个百分点。

  以上多维度指标显示,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一些回暖迹象。

  “总的来看,一揽子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措施显效。”

  “中国的房地产在系列政策作用下,经过三年的调整,市场已经开始筑底。”

  国家统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分别作出如上判断。

  (二)

  一方面要看到,一揽子政策开始落地显效;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房地产市场筑底是一个过程,需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

  首先,要“适应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过去20多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同时,房地产市场快速扩张,也出现了一些资金过度向房地产集中,部分房企“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等问题。

  从过去供不应求形成的市场火爆、甚至价格扭曲,到近些年主要矛盾从总量短缺转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供给不足,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发生变化。因此,要促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

  其次,要修复信用链条,重建市场信心,促进金融和房地产良性循环。

  一段时间以来,在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由于资金问题、债务问题,部分在建已售的商品住房项目面临交付困难。针对这一“痛点”,保交房工作稳步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适时推出——将合规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满足项目合理融资需求。

  目前,全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已建立房地产项目融资协调机制。截至10月31日,“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超3万亿元。

  截至11月13日,保交房攻坚战推进有力,全国已交付285万套。

  此外,还要释放市场潜在需求,从供需两端着手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

  在供给结构方面,保障性住房供给相对不足。住房需求方面,改善性住房需求持续升级,居民对提升居住品质的愿望更为强烈。因此,通过“四个取消”“四个降低”降低购房成本,加大保障房建设以及城中村改造等,将为房地产市场注入新的需求。

  从房地产市场的中长期趋势来看,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仍有发展空间。我国仍处于城镇化发展中后期,持续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将释放房地产市场更大需求潜力。

  (三)

  房地产发展,民生是最终落脚点。

  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提升居民居住品质和幸福感是未来房地产发展的方向。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引领,无论是新房子还是老房子,都要变成好房子。

  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治本之策。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完善房地产开发、交易和使用制度,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重要内容。

  我国房地产市场已走过20多年高速扩张阶段,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大势所趋。

  打造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房地产发展要围绕老百姓在新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住房需求,从户外环境、适老化、绿色低碳等方面着力,推动住房建设品质全面升级。

  当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1至10月,全国已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和城中村改造安置房317万套(间)。

  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系统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是房地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心。2024年,全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4万个,前10个月已开工5.3万个。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新旧模式转型的关键期。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各地各部门正同心协力,打好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组合拳,让这些政策的效果充分显现。

  (据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